物流实验室的“角色”之惑

2010-1-13 0: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近年来,随着物流教育逐渐走向深入,物流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越来越饱受专家、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诟病。于是,不少高校都开始在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上着力。而这些形式和方法无非就是两大类:校内和校外。校外部分自然不用多言,各种各样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全国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次第而出;而校内部分则基本集中在各个学校都在大建快建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物流实验室。
    与热热闹闹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相比,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因为形式上的相对“单调”和规模相对较小,似乎一直都游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但事实上,看似波澜不惊的实验室建设领域也是暗潮涌动,矛盾重重。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看,为了加大学校实践和实验教学的力度,国内的相关院校在近几年都开始逐渐重视起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虽说在建设水平上参差不齐,但是仍然还是有一些院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可成绩依然掩盖不了存在的某些问题。这其中,物流实验室的定位问题就一直让不少高校苦恼不已。而随着物流实验室数量越建越多,越建越先进,围绕着物流实验室在院校中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 无所适从
    在国内高校中,北京物资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一直以来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作为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负责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最近却因为本校引以为傲的实验室究竟该何去何从的问题而被搞得头疼不已。
    “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的时间虽然比较早,但现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关院校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在不少高校都建有自己的物流实验室,实验室的数量得以大大增加,但其规范性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邬跃说。
    而他所言及的规范性缺失,说的正是实验室角色不清导致的一种后果。“现在大部分院校的物流实验室还是示范性的,主要是用来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训活动。这种定位的实验室占了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学校将实验室用作科学研究。”邬跃介绍说。
    本来,各个院校根据自身不同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本无可厚非。但有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相关部门在对这些不同种类的实验室进行评价时所采取的标准不一而足。这直接导致很多实验室在评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时“不占便宜,而且会吃了大亏”。
    就拿邬跃所在的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实验室为例,在不同的评价机构眼里,同样一个实验室就被“强加”了不少“新功能”。如在北京市教委进行实验室检查的时候,他们认为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实验室应该被划分到“信息组”。这也就意味着,该实验室应该被用作进行比较高端的科学研究。学校应该利用这个平台研究出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个实验室就不能被纳入到“先进”的行列中。但是,在另外一个相关机构眼里,北京物资学院的这个实验室又被要求定位于“教学”。
    这种“一个部门一个评价标准”的做法显然让邬跃感到无所适从。“刚开始北京市按照科学技术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实验室建设,可只隔了几年,这个要求就改了——要求实验室‘立足于教学’。而目前教委又在实验室的技术上做了一个工程中心。标准变来变去,导致我们在建设上根本追赶不及,走了不少弯路。其实,评委也搞不清楚到底实验室的分类是什么?是搞教学,还是科研高端研究,亦或是工程中心。”他坦言。
    同时,邬跃还认为,目前不少学校都是根据自己课程的内容,利用自身原来在管理和工科上的基础开设一些实验室,这自然也没有什么完整的规划作为指导。而且,因为在议案上同样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所以各个院校的实验教程、教学指导和实验指导书也是不一而足,无所遵从。
    事实上,邬跃所反映的实验室定位之难并非只是北京物资学院遭遇到的个例。很多院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华中科技大学生产运作与物流关系系主任刘志学就颇有共鸣:“我们的物流实验室建起来以后,院长总是在问,‘我们给实验室投了200多万,你们能不能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都在做什么实验,实验的规范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我都很难回答。”
◆ 期待标准
    针对物流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标准缺失问题,刘志学很希望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教指委)能够出面,在2010年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制定一个大致的规范。他认为:“这个规范标准不需要很细致很复杂,只要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即可。”
    对于这样的提议,邬跃也深表赞同:“对于该如何管理实验室,现在亟须有个指导性的意见出来。毕竟现在各个高校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个指导意见不需要多完整统一,但是不可或缺。”
    他建议教指委应该首先给物流实验室一个明确的定位,告诉院校和评委“物流实验室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不拿出一个标准,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在申报重点实验室时会永远吃亏,因为在审核的时候他们是按照另外一个标准在衡量我们。这个标准要么是工科的、要么是工程的、要么是技术的、信息的,唯独没有我们物流专业自己的。这种局面长此以往,今后物流专业的实验室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除了定位的问题,邬跃还希望这个规范进一步明确物流实验室的作用。因为从物流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实验室更多的还是示范性的作用,同时兼具一定的研究内容。因此,从规范的角度考虑,作用也是需要纳入其中的。
    而作为教指委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黄有方对于由教指委牵头来制定实验室规范指导意见的提议表示赞同。而全体教指委委员也就这点工作达成了共识。表示,最迟在2010年上半年,将推出一个物流实验室的规范性指导意见。
    同时,对于如何更科学的推进此项工作,黄有方也提出了三点意见。
    首先,这个意见应该从物流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的需要来制定。作为领导本科教学的组织,教指委重点要放在专业的教学需要上。至于要不要建设重点实验室,要不要搞科研,那是学校自身定位的问题,属于个性,不应纳入规范的指导范畴。
    其次,意见将主要面向公共基础课程,而不是面向专业课程。“如果面向专业课程,各个学校的专业领域不一样,差异性太大,提出指导性意见也没有价值,学校也很难去执行,所以我想就是围绕着核心课程需要的实验作为重点来提出意见”。
    第三,意见必须是面向综合性的实验,而不是面向哪一门具体的课程。
    黄有方认为,以上的几点原则是制定规范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
◆ 适度灵活
    虽然多数专家和院校在制定实验室指导意见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但是仍然有人对所谓的“标准化”持保留意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物流中心主任谬立新就指出,一方面制定物流实验室的统一标准非常必要,另一方面在标准化之余各个院校还应该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因为目前物流教育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强调一定的差异性非常重要。不同的学校、不同特色的学校,都需要有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各个院校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
    而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院长张锦也认为,物流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是一类共同研究领域的结合体,而不是一个具有共同知识点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方面,很难让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都具有同样的属性。“实验室我比较倾向于各个院校根据各自人才培养特点和所涉及到的领域来构建。因为每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都各有侧重点。在实验室建设究竟怎么办的问题上,我们学校也思考了很长时间,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我们最终将方向确定为‘基本以模拟为主,带有课堂辅助功能,同时给老师提供研究平台’。”张锦说。他同时表示,之所以将实验室增添的后续功能基本上都确定为研究型,是因为“如果单纯搞实训的话,我们永远也搞不过高职高专,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延伸阅读
    目前,根据不同层次、目标和要求,国内外的物流实验室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实训型:单向物流业务或单个物流业务环节的方针模拟,用以训练单项业务操作能力的有效性强,但是缺乏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培养
    实景型:某一物流场景、设施设备、内部局域网构成的实验环境,特点是现场感逼真,但是缺乏动态、开放的完整流程的认识和把握
    工业工程型:基于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运用信息化技术,组成微型的现场环境,设计成组、关联的物流活动实验项目。偏重企业物流,未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动态性强,但是时空条件受局限。
    运筹型:建立或者借助数学模型,编制或者应用相关专业软件,解决选点、路径、园区规划、项目集成等优化设计问题。综合性强,但也深受特定条件约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