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就业导向 改革办学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物流专业发展纪实

2010-1-13 0: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从选用别人的教材到着手编写自己的系列教材,从简单“复制”本科到改革创新出一套适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从师资缺乏到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从“一个企业都不认识”到召集20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课程开发研讨……这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北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4年多以来所走出的一条发展轨迹。
    在回忆和总结物流管理专业这4年多以来的发展经验时,北科院经管系主任徐秀艺将最大的功劳归功于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来主导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她看来,正是因为抓住了就业这个“牛鼻子”,围绕这一中心,北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才得以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一年一个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瞅准需求, “旧”专业华丽转身
    和很多高职院校一样,北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似乎并不“名正言顺”。时至今日,毕业生拿到的学位证书上还清楚的标记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的字样。说起来,这中间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北科院相关领导的审时度势。
    原来,因为定位不够准确,北科院下设在经管系的国际商务专业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状况都不甚乐观。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05年。当时,正值学校专业调整之际,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和出路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经过大量的调研之后,学校准备将原有的国际商务专业“变身”为物流管理专业。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物流是个新兴行业,尤其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物流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肯定会对高职层次物流人才产生很大的市场需求。有了需求,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考虑到申报一个新的专业存在较大困难。于是,物流管理的‘新酒’就装进了国际商务的‘老瓶’中。”徐秀艺说。
    如果说学校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之初还对它的前景存有一丝忐忑的话,那么等到第一届毕业生就业完毕之后,他们终于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将之前的担心统统抛弃。
    虽然已经事隔一年多,但是老师们回忆起来依然难掩欣喜:“我们第一届一共招收了80多名学生,就业率是100%。而且尤其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其中有50%的学生直接进到了物流企业中。要知道,专业对口率高一点,一直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紧盯就业,多举措力保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一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来说,如何顺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各项工作中第一位的重中之重。
    他们介绍说,为了抓好学生就业工作,学校和老师可谓是千方百计、竭尽所能。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贴近市场需要,物流管理专业专门设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
    这些来自企业一线、高校、行业协会的专家,在每年召开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上都会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对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进一步完善,调整和淘汰一些不适应高职的课程。“当时,这样的做法在高职里面也算上是创新之举。我们很早就明白,要想建设好物流专业,我们必须借助外脑。”“培养方案明确之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流行业中的工作岗位、职位要求、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就得以清晰。然后再据此构建课程体系。”徐秀艺强调道,“现在之所以会产生就业难就是因为人才市场上的供需出现了错位,一旦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就业难也就不攻自破了。”
    对于备受招聘企业诟病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北科院也积极应对。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打破传统学科型教育的特点,老师们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上反复考虑。每门课的设置,随着课程的改革,实践比例越来越增加,目前是四六比,希望今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达到五五比和六四比。
    同时还为学生制定了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从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操作,到校外长达三年的认知、企业实习、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渐进式实践,不但加强学生对物流行业的理解和实际接触,同时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再者,学校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助理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双证书教育。同时,还积极利用学校和老师个人的力量,多渠道为毕业生推荐工作、找出路。徐秀艺告诉记者,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可以说是全校上下的头等大事。因为每年的毕业生中除了5%升入本科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要全部被推向就业市场。“学生出不去,回过头就会影响今后的招生和专业建设,所以学校的办学压力非常大。而且,这种就业压力还会直接传导到老师那里,不管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是班主任、专业老师、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都要层层负责学生的实践和就业。重视程度高了之后,各方面着力也就多了。有时候老师在跟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小的用人机会。这样一层层来推进就业工作。”
● 校企合作,多形式推进
    一直以来,校企合作都是各层次物流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偏偏在大家都头疼的这一问题上,北科院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物流教研室主任马骏老师介绍说,北科院的校企合作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在专业开设之初,他们不认识一家物流企业。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老师不得不一次次主动上门到企业寻找合作的机会。“那时候被拒之门外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不少企业也逐渐对高职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愿意和学校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局面就慢慢被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翻开北科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名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来自高校和教育部的专家,也能看到宅急送、大田、招商局易通、东方友谊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的名字,还有联想、神州数码、索尼爱立信等制造业企业的身影。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权威性高的企业专家群体为北科院的教学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北科院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将他们吸纳进入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还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建立校企联合教研室、邀请讲座、兼职授课、共同开发编写教材等方式,将对高职教育感兴趣的企业和一线人员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力量中去。
    2006年物流专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可谓是开创了校企合作的一种崭新形式。据介绍,那次的活动在前中后各个阶段都有企业人士参与其中。物流专业的老师通过与企业专家面对面的交流、电话邮件的反复沟通以及实地模拟演练,不但逐渐加深了了解,还在后续的过程中在应用型物流项目教学、物流实验课程开发、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2007年物流专业为了促进教育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国内民营快递巨头——宅急送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宅急送北科院物流研究中心。作为一个物流合作教育结构。该中心不但开展多项教学实践和合作研究,而且还对学校的实习实训提供了案例和资源。
    如今调动了20几位物流企业人士共同参与其中的系列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据了解,目前教材大纲已经落地,已经进入到正文写作过程。这无疑又为校企合作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 师资强化,抓好两个 “双师型”
    “师资是教育的根本。从目前的人才培养需求来看,高职教师必须是‘三高人群’:即较强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理论,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三方面必须结合。”徐秀艺说。
    但是,她也坦言,根据这样的标准来评断,目前高职院校中符合要求的教师数量还是太少。这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就是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她看来,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老师来说,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就很有限,自然教不好学生。
    本着这样的出发点,北科院非常重视安排物流学科教学团队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先后有多位老师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为期不短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得以把一线当中的流程、工作岗位、任务了解清楚,得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同时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再完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也会生动很多。如此一来,每个老师都完成了自身知识结构的拓展,成为双师型的高职教师。据他们透露,学校今后会将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力度。每一个老师每三年都必须有半年,带着任务下到企业进行脱产实践。
    在加强教师自身双师型塑造的同时,北科院也不愿放弃教师结构上的双师型。目前,在教学环节中,参与进去的企业专家的队伍非常庞大。目前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和企业专家的比例已经达到1:2甚至更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般都由一个老师和两名企业人士协同完成。“我们有一些专业课程都是由老师和企业一线人员共同教授,专兼同教。由老师教理论,在讲到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环节时,直接让一线人员做指导。比如报关,老师从理论的角度讲授,而具体单子怎么填,只有一线的最清楚,这时候我们就直接让他们来告诉学生。目前自己的老师教理论,企业一线的教实践。这种教师结构的双师型可以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
    ● 特色办学,不但要生存也要发展
    在徐秀艺看来,高职、中专和本科三个层次的物流教育区别非常明显。简单说高职比本科更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市场需求更近;与中专相比又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要更高。而由于高职人才的特点,毕业生在进入职业岗位时的速度和适应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她介绍说,当时在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时候对于高职教育究竟是单纯面向一次就业还是同时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围绕这一问题专家也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高职院校就应满足当前的就业,在课程体系当中应该将培养学生技能作为绝对侧重,使其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还有一派专家却对此表示异议,他们认为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侧重这两点的结合,不但重视就业,而且考虑学生未来3~5年的适应性和技能领域,在此基础上适当开一些课程支撑他未来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