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突破商业想象力

2010-11-24 4: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10月26日,杭州。一位当年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对《市场导报》记者说,11年前阿里巴巴的创业聚会上,马云说的话他至今难忘。
    在导报记者的印象中,马云头脑清醒,逻辑缜密,极富演讲天赋和领袖气质。
    那一天,面对着17位毫无经商经验的伙伴,马云的创业宣言激荡人心:“我们(要办的公司)不是帮着小企业省钱,而是帮着小企业赚钱。全世界有钱的人没有多少,从数量上讲大企业最多占到企业总数的10%左右。所以,我们有一个虾米和鲨鱼理论——抓住了虾米就有机会捕鲨鱼,可抓住了鲨鱼却可能被咬死。”
    如今,阿里巴巴已拥有B2B、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云这五艘战舰。从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个环节为打造国际化的电子商务生态链奠定了基础。 

信用,打造诚信的信息流
    21世纪,电子商务在中国兴起。其时的网络服务,无疑是一个免费的蛋糕。
    时至2001年,中国的网络环境浮躁风盛,一些网络公司纷纷从免费网络服务向收费服务转型,甚而单方面撕毁了之前承诺的免费协议,网络信用初显脆弱之态。2001年末,“声名煊赫”的B2C网站My8848的轰然倒塌,更将网络信用推向崩溃。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就遭遇到了诚信困境。阿里巴巴决定:在困境中,重塑网络信用。
    2002年3月,阿里巴巴与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启动了“诚信通”计划。这项计划通过第三方认证、证书及荣誉、阿里巴巴活动记录、资信参考人、会员评价等5个方面,把关审核申请“诚信通”服务的商家的诚信。
    很快,计划实施后的数据显示,诚信通的会员成交率从47%提高到72%。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其实是用传统手段而非技术手段,解决了网络商家之间最重要的信任问题。
    短短几年,借助互联网,阿里巴巴创立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向全球买家展示中国企业;向中国企业提供国际买家,将中国企业长期以往的商业习惯向更高一级的行为阶层推进,使他们迅速地向网络商务靠拢,从而为海外企业所熟悉。
    基于此,虽然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还不尽人意,阿里巴巴却用其独具中国特色的B2B商业模式,帮助许多在现实的商务环境中受限的中小企业,找到了走出困境的途径。
    而随着2007年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的成功IPO,更证明这种模式的成功。这是第一家“中国原创”的互联网公司,拥有其独一无二的B2B模式。
    业界曾对阿里巴巴如是评价:他是一家源自中国,可与亚马逊、雅虎、Google、eBay比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区别于百度、腾讯等公司的是,阿里巴巴并非紧跟欧美风向,相反的是,它在中国特色传统产业的土壤中酝酿出新的商业模式。

淘宝,让天下宝贝不再难买
    成功缔造了阿里巴巴传奇之后,马云一直在等待新的突破机会。所谓突破,就是突破已有的商业想象力。
    而淘宝网的创办,恰如一部马云的冒险之作。2003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投资1亿人民币,将淘宝网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
    在马云的眼里,诚信、支付和物流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大瓶颈,而淘宝推出的网上支付工具支付宝,在支付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eBay的大举进军,马云认为,eBay在全球其他地方会发展迅速,但它在中国市场仍将摇摇欲坠。他笑称,“eBay也许在海里是条鲨鱼,但我是长江里的一条鳄鱼。如果我们在大海里对抗,我肯定斗不过它,但如果我们在江河里较量,我们能赢!”
    果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还是新生事物的淘宝网竟然出奇制胜——没有和ebay易趣争抢既有的存量市场,却另辟蹊径——收割疯狂生长的增量市场。
    就这样,淘宝网诞生仅一年,这家“倒过来看世界” 的互联网公司,就成了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领军企业。有观察者将之归纳为,“本土智慧与美国思维交锋,极其耐人寻味”。
    这是一个传奇!马云在成就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同时,也成就了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活跃着的网商们,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国互联网的网商时代。
    时至今日,7岁的淘宝网,日均访问人数超过4000万,是全世界流量最高的电子商务网站,拥有注册用户超过2亿,2009年的年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
    淘宝人放言,他们的目标,是要超越沃尔玛!

支付宝,解决网络资金流
    事实上,控制交易风险一直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难题,而诚信与安全甚至决定了明天电子商务的何去何从。于是,一直把“只有解决了支付问题,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电子商务”挂在嘴边的马云始终在寻找解决网上交易安全的手段。
    阿里资深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生于淘宝”的支付宝,与同期大多数凭借独门的技术优势进军第三方支付产业的逐浪者最大的不同是,支付宝从诞生之初就紧密结合了应用场景——网络购物,而且是基于清晰的客户需求——破解了网上购物的信任问题。
    2003年10月18日,淘宝成立了支付部门,推出了现在成为第三方支付的标杆模式之一的“担保交易”:如果买家在淘宝网上看到了一件喜欢的商品拍下后,他可以先表示同意把购买商品的款项打到支付宝账户中,并通知卖家发货,等到收到商品之后,确认无疑再通知支付宝把钱打到卖家的账户中。作为淘宝网上交易双方信用的第三方担保平台,支付宝由此应运而生。 
    当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市场刚刚起步,支付宝外部拓展的空间非常小,淘宝成为惟一的客户。由于支付宝的应用需要在一定的应用产品中去孵化,于是,此时支付宝只有全力以赴在淘宝的试验田里试验,一方面支持淘宝的发展,一方面逐步完善支付宝自身的产品和技术架构,潜心研究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
    于是,那些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成为了支付宝最先切入的外部重点市场。到2007年时,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环境的日臻成熟,支付宝的业务拓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地切入了不同行业,外部客户对支付宝的交易量贡献率已经上升至30%。
    无疑,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创举,支付宝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搅动了中国电子商务支付的一池活水。

物流:水到渠成的开拓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一向被业界称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问题。
    时至今日,阿里集团通过阿里巴巴、淘宝平台和支付宝工具,已经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问题。接下来,如何简化物流环节,缩短消费者与厂家的供求距离,节约社会成本,成为阿里集团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早先曾表示不会染指物流业的马云,面对突飞猛进的网购市场,最终不得不感慨道:“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问题”。
    数据显示,淘宝业务已占很多快递公司业务量的50%—80%。随着淘宝递送量的激涨,多数快递公司的扩张速度已难以与其匹配,进而导致服务品质下降。另外,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淘宝网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记者的疑问,马云说:“大家会说,‘阿里巴巴不是一直说不做物流吗’?其实我第一天说我们也不想做资金流;但有的时候,你不去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物流又碰上大问题了。”
    事实上,阿里巴巴早已开始布局物流行业。
    2010年3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战略投资国内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的星辰急便速递有限公司,星辰急便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2个运转中心,50多个中转站和分拨中心,网点数量达1500余个。
    2010年6月11日,淘宝网宣告:淘宝大物流计划正式推出。该计划核心,包含淘宝物流宝平台、物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等三大块内容。
    不久前,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战略会议上表示:希望在未来5-8年内,企业工厂里面最好不要有存货,货物都能直接配送到阿里在全中国20多个城市的仓库,并通过信息平台的匹配,迅速把货物送到用户手上。
    导报记者获悉,今明两年,淘宝将在全国52个城市建立分仓,扩大目前淘宝已建立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的四大配送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物流配送中心。阿里内部已经在考虑和合作伙伴共建或者部分自建仓储。

【创新模式】根植在传统产业的土壤中 打造电子商务生态链
    诚信、支付和物流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大瓶颈,但在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阿里巴巴手上,一一得到突破。由此,一家火箭式速度上升的本土化互联网大象级企业跃入大众视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