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经济学研究

2010-11-13 14: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电子商务与物流供给状况

  1.1电子商务与物流

  自从人类社会由以物换物步入到以货币作为支付形式的商品贸易活动开始,贸易活动的交易方式就在不断地变换。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人类贸易活动的方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影响了整个 -

世界的经济运行结构,冲击着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物流是决定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最终完成的重要保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可通过电子商务轻松地解决,而“物流”却无法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解决。物流作为整个交易的最后一环,其执行的好坏将对电子交易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自己的物流运作体系是每个网络销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2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供给情况

  网络商店的销售方式引起了物流需求的新变化,具体特点有:

  (1)品种更多、批量更小:由于网上订货的便利性和需求的个性化趋势,消费者网上购物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倾向,特别是在“B2C”的网站上购物,不仅一次购货量不会很大,而且显得零星繁杂,增加了物流的管理难度。

  (2)购物频率更高、周期更短:24小时营业的网上商店消除了购物的时间限制,消费者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网上购物,购物频率增加。同时网上购物需求多变、随意性大,使得网络公司一方面难以把握库存及配送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必须在达成协议后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在需要的时间将需要的商品送到指定的地点”,以免受传统购物方式及其他网络公司的竞争威胁。

  (3)物流服务范围更广、地域更散:互联网的销售方式及辐射性造成市场主体非常分散且分布不均衡,虽然网上商店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松方便地实现跨地区购物,但分散与不确定的客户区域使得物流配送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物流难以在价格和服务上取得平衡。

  在我国,无论电子商务还是物流,都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当尝试网上购物的人们冲破了网速太慢、网费太高、可买东西不多、支付不够安全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后,却不得不面临落后的物流配送。不健全的落后的物流配送供给体系使电子商务快速、便捷的优势消失殆尽,网站的信誉也受到极大的损害,严重地束缚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寻找一条合适的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是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这类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来进行探讨。

  2物流模式决策的理论探讨

  从本质上讲,物流运作模式就是指企业为完美地完成自己的物流业务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式。物流的基本运作模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自营物流;二是通过外包来完成自己的物流业务,包括第三方物流(由物流服务的供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与物流联盟(通过契约与少数有物流优势的企业建立长期互利的、全方位合作的物流伙伴关系)。面对物流自营与外包的各种优缺点,网络销售企业同传统企业一样面临两难决策。

  2.1物流模式决策理论

  传统的自营与外包决策理论认为:自营与外包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处理物流的能力,拥有则选择自营来加强对作业过程的控制并免受供应商的影响,若没有则可将此项功能外包以解燃眉之急。

  Ballow提出的物流二维决策标准在传统的自营与外包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他认为企业在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是否拥有足够的处理物流的能力之外,还要考虑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如图,按照两个因素的大小可分为四个象限,其中,Ⅰ.适合采用自营物流方式;Ⅱ.适合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Ⅲ.适合外购公共物流,寻找物流伙伴,建立物流联盟;Ⅳ.适合对外提供物流服务,充当物流联盟中物流伙伴关系的领导者。

  自营与外包决策标准理论提供了物流模式的决策依据,但它忽视了企业最关注的东西——成本,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很大局限。

  前面提到两种外包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从长期来看,由于具有物流过剩能力的非物流企业同样也会遇到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困境,因此,把物流外包给另一个具有过剩物流能力的企业,建立非物流企业物流联盟的形式将逐渐萎缩;相反,第三方物流将会迅猛发展,成为电子商务企业今后主流的物流运作模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