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海陆并进挺进亿吨大港

2010-10-31 13: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东沟1号、2号港池内,6条挖泥船紧张工作的马达震天轰鸣,从海底抽出条条“泥龙”;海面上纵横整齐地排列着没入海水的钢桩,像一颗颗钢钉深深扎进海底,巨型混凝土浇筑栈道快速向海中延伸;围堰填海形成的数十平方公里人造陆地上,满载石料、砂土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强夯机有节奏地高效高速运转,即使是“十一”长假也一刻也没有停止作业;疏港公路、国际客运站、临港物流园区、粮食筒仓、环保设施及供电、给水、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展开,为未来20年的客货吞吐打造出全新的快车道……
  2010年,丹东港扩建频出大手笔, 94亿元投资计划全面铺开,28个建设项目齐头并进。
  挺进深海,全力推进超大型港池和大型专业泊位建设,夯实亿吨大港之基。继续推进庙沟、大东沟1、2号港池泊位建设,10万吨级矿石泊位、10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10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将于11月份竣工投入使用。20万吨级矿石泊位目前已完成航道挖泥456万立方米,围堰引堤回填1655米,回填段道路施工已完成。 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丹东港扩建工程之浩大:填海造地用掉数百万吨石料,清理淤泥1500万立方米,用掉各种标号的混凝土22万立方米,几乎抵上全市一年的住宅工程用量!
  “今夏的洪水给丹东港扩建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光是清理航道就多清淤200万方。为抢回工期,我们一个年假都没休息。”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黄梅雨告诉记者,随着新建的3个10万吨级泊位以及4个改造泊位竣工投产,到2011年底,丹东港吞吐能力将提高到6500万吨。预计两年内2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入使用,丹东港没有大型深水泊位、不能停靠大型船舶的历史将彻底结束,提前跨入“超亿吨”大港行列。
  大东港主航道和码头经过整治、改造,目前10万吨级船舶可以自由停靠和装卸作业,泊位也由5年前的10个扩大至22个。粮食、油品、矿石、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建成,结束了丹东港没有专业化泊位的历史。粮食装船使用国内最先进的装船机,比原来提高三倍的装船效率。港口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赢得了重量级客户青睐。本钢集团、龙煤集团、通化钢铁集团、中储粮、华粮、中粮等重量级企业纷纷与丹东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丹东港作为进出口货物的主要物流港。一年来,丹东港与本溪北台钢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龙煤集团进行高层互访,实施港煤联合;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等大型粮食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大型粮食物流产业,预计今年丹东港粮食周转能力将达到400万吨以上,成为东北新的粮食出口大通道。
  集装箱业务是港口发展的核心。丹东港集团先后购置了集装箱装卸桥、正面吊、散粮装箱设备等大型专用机械近百台(件),建立了先进的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具备了年处理集装箱50万标箱的能力。2010年,丹东港集团开通了丹东到大连外贸内支线和丹东到朝鲜南浦、上海等5条集装箱航线,实现了集装箱业务新的突破。同时,中海、中远等国内两大航线巨头到港洽谈,开发新的航线。10月份,丹东港还将陆续开通两条集装箱新航线。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仅黑龙江大米一个品种,每年就产生600万吨的运量,加上绥芬河的木材,同江的海绵钛、矿石,以及吉林的钢材、木材、药业、粮食等都可成为集装箱的货源支柱。同时,中俄、中朝的贸易交流日益加深,也为发展集装箱业务提供了货源基础。预计未来的3—5年内,丹东港集装箱业务将突破100万标箱。
  转身向陆,延伸腹地,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市场开发网络和港口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铺开。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地处辽东半岛最东端的丹东港,腹地与周边港口重叠交错。然而,在丹东港人的眼中,就陆域腹地而言,火车通向哪里,哪里就是丹东港的腹地。陆港,成为丹东港腹地延伸战略的重要突破口。10月份,通化陆港正式开工建设,打开了制约吉林东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丹东港由此展开了北上黑龙江、吉林兴建陆港,抢滩现代大型物流体系新战略。与此同时,本溪陆港开始基础回填,牡丹江陆港即将投入使用,佳木斯、同江、绥芬河等23个城市陆港建设全面展开。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客户流进行全方位整合开发,在东北及南方各地设立粮食、矿石、钢材、煤炭、杂货、集装箱专业物流公司,与陆港项目战略节点作用相结合,不断拓展物流网络覆盖面,加快现代物流新阵地。保守估计,通丹铁路、公路明年通车后,第一年就将给丹东港带来3000万吨的货物量。
  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物流,开拓大腹地,提升蓝色经济优势,发展高端产业聚集区,丹东港迈向“亿吨大港”的速度一再被刷新:1至9月完成货物吞吐量4200万吨,集装箱23.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5%和9.2%。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