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特种船运输市场

2010-10-31 1: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华义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船东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中远集团副总裁许立荣在分享中远集团的发展经验时表示,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转变发展方式是重中之重。而中远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判断,对船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大了特种船的运力结构比例。从许立荣的讲话中不难看出,中远对特种船运输市场情有独钟。据了解,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以及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新能源项目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特种船远洋运输需求保持持续旺盛,未来特种船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需求攀升
    特种船主要包括半潜船、重吊船、多用途船、汽车船、沥青船等针对特定行业领域运输需求的专业船舶。其中,半潜船主要用于海上工程项目超大型设备的运输,包括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工程模块、桥吊、驳船、舰艇、挖泥船等重量在1000吨以上的超大型货物;重吊船具备重型吊杆设备、超厚甲板和特种稳性系统,能够承运几百吨至上千吨不等的重大件货物,主要用于成套大件设备和重型装备运输,如反应堆、冷却塔、大型风机等等;多用途船可承运钢材、普通机械设备、化工品、危险品、集装箱等多种货物;汽车滚装船主要满足汽车进出口贸易的运输需求,承运各种车辆及滚装货物。
    目前,发展特种船运输是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目前全球海上石油开采已成为必然趋势,世界新能源(如海上风电、核电)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各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推出各种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基建投资,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桥梁、机场、电站等建设,由此产生相关货物的进出口运输需求。而这些货物绝大多数是不能由集装箱船或散货船等船型进行运输,必须由特种船承运。
    从中国来讲,对特种船的需求更是日益紧迫。单从汽车船需求来看,中国汽车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将汽车出口海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早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共识。然而,国内的汽车船公司尚不成气候,因找不到合适的汽车船前来运输,汽车出口只能请国外的大公司运输。
    此外,许立荣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机械设备出口比重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中国海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份额逐年攀升,2009年中国54家上榜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名单的企业总营业额比重上升到13.2%。而且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不断增加,2009年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240个,同比增长23%。这也将给特种船运输提供了大好的市场机遇。
争相发展
    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日趋扩大的特种船运输市场,让国内众多航运、物流企业纷纷投资发展、扩编自己的特种船队。目前,国内特种船队最大、最全,并且发展最好的当属中远航运。据了解,中远航运是中远集团旗下经营的特种船上市公司。该公司是国内以至全球惟一一家经营包括半潜船、重吊船、多用途船、杂货船、汽车船等多种船型,全面覆盖高、中、低端特种运输市场的航运公司。
    据中远航运公布的2009年年度报告称,在2009年航运业的低迷期,中远航运经营的特种船型——半潜船和重吊船的期租水平仍达到了40479美元/天和19682美元/天,毛利率分别达到50.47%和38.21%。今年上半年中远航运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净利润1.46亿,同比增长54.42%,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多用途船,其占整个船队利润的76%。
    数据表明,在市场的带动下,特种船运输的盈利能力非常可观。而许立荣也坦诚地告诉本报记者,从企业来讲,发展特种船一方面是实现多元化发展、平衡企业经营风险的需要,同时更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
    基于此,尽管特种船运输领域属于航运业的高端运输领域,准入门槛高,一般企业难以涉足。不过,国内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已开始在该领域展开角力。目前,除中远航运外,参与特种船运输的还有中波公司、中外运长航、南京远洋、中交国际航运、振华重工等。
    据了解,中波轮船拥有20多艘现代化的远洋多用途船舶,总计50多万载重吨,欧洲航线是其优势航线;中外运旗下的中国租船有限公司在西非航线和中东航线有一定实力;南京远洋有20多艘多用途船舶;振华重工拥有4艘改装的半潜船等等。此外,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多数公司都准备在未来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特种船运输不是应该去想怎么发展的问题,而是应该去想怎么更好、更快地发展,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对此,许志荣透露,未来中远要打造一支规模适度、成本领先、适货性强的最具综合竞争力的特种船队。在运力规模上,建立符合市场成长及自身实际条件客观要求的船队,争取“十二五”末船队运力规模达到200万载重吨左右;在装卸方式上,逐步建立一支集吊装、滚装、潜装多种装卸方式为一体的船队,提高承运工程项目货物和海洋石油工程货物运输的综合能力;在装卸能力上,将发展不同起吊能力的船舶,实现从几吨至数万吨各类货物起吊能力的全面覆盖;在航线网络上,在巩固现有优势航线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航线、新区域、新货种,铺设起全球范围的高效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渠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中交国际航运总经理朱连宇告诉本报记者,相比于航运强国,中国的特种船运输起步晚,所以发展步子一定要快。据他介绍,中交国际航运作为一家特种船运输市场里的新秀,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发展特种航运业,牢牢把握集团内部船舶调遣市场,不断积累半潜船操作经验以提高半潜船管理水平;同时,公司还将通过新造船“希望之路”进入海工平台运输市场,并以此为契机投资建造更大吨位的船舶,以全面提高公司在海上重大件运输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石油平台、海洋结构物、军舰等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前不久,大新华物流收购挪威海洋重型运输公司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该公司是挪威一家经营特种船运输的大型公司,主要运输钻井平台等海洋重型设备,这家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海洋重型运输公司。这意味着,大新华物流将通过收购挪威海洋重型运输公司,迅速介入到了特种船运输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顾问航运研究员黎雪荣指出,相关企业只有加快发展,包括在船队运力、船型结构、市场开发、航线布局、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加大力气进一步提升,只有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