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十二五”交通规划出台

2010-10-26 10: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明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未来5年,武汉交通建设将如何规划?要达到什么目标?25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描绘了该市“十二五”交通建设蓝图,有关专家还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十桥一隧三轨编织密集过江通道 
    规划目标 
  在目前已有7座过长江机动车通道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将续建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轨道2号线和4号线过江通道,增建杨泗港大桥、黄家湖大桥、轨道8号线过江通道,形成“十桥一隧三轨”过长江通道格局。 
    专家解读 
  武汉被长江分隔,过江通道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隧道为例,其日均交通流量约5万辆,对长江大桥、长江二桥车辆分流作用明显,均衡了交通压力。2008年,武汉城区高峰车流量大于1.5万辆的路口有3个:解放大道黄浦路口、解放大道三阳路口、解放大道航空路口,2009年仅剩航空路口。 
  “十二五”期间,武汉将继续加大跨江大桥的建设。其中,二环线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约6公里处,路线全长约5.8公里,双向8车道,拟采用悬吊斜拉组合桥型;四环线黄家湖长江大桥位于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游约7公里、军山长江大桥下游约9公里处,起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家堡,接汉洪高速公路,过沌南洲,跨长江,于石咀李家村下游跨武金堤至长江南岸,再过青菱湖,跨青郑高速公路,止于G107国道,全长8.6公里,主线双向6车道,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 
  在进一步加密过长江通道的同时,武汉还将建设3条跨长江轨道通道,开创过江交通新格局。 
    快速路总里程达270公里 
    规划目标 
  至2015年,快速路总里程达270公里,占2020年规划目标的98%;规划提升77公里主干道为快捷路,增加快速路系统覆盖率,主城内形成“三环六联十二射”的快速路网络格局。 
  专家解读 
  去过北京、上海的人,会对这些城市的快速路系统印象深刻,全封闭、大部分路段为高架甚至全程高架、无红绿灯、车速很快,有效疏导了城市车流。 
  但在武汉,快速路严重缺乏。“十二五”期间,武汉将致力于快速路网建设,“畅通一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形成“三环六联十二射”格局,其中二环以内建成“两环五联九射”139公里的快速(捷)路系统。“五联”指5条快捷联络线,分别为香港路—沙湖桥、琴台路—武珞路、中南路—中北路、江城大道和武胜路—鹦鹉大道;“九射”指9条快速放射线,分别为宝丰路、黄浦路、江北快速路等。 
  环线与快速放射线、联络线相交成网,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快速路系统,加强主城区与新城组群的道路联系。 
    轨道运营里程达146.5公里 
    规划目标 
  在2010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的基础上,至2012年建成轨道2号、4号线一期,运营里程达72公里;至2015年建成轨道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8号线一期,运营里程达到146.5公里。 
    专家解读 
  2004年,武汉开通轨道1号线一期,今年7月开通1号线二期,但轨道交通线路长度仅有28.9公里,日客运量目前也仅有约15万人次。而去年底,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355公里,北京228公里,武汉亟需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 
  轨道4号线二期,由武昌火车站至黄金口,全长16.9公里,设车站13座;3号线一期,由三金潭至沌阳大道,全长33.2公里,设站24座;8号线一期,由金银潭至梨园,全长17.6公里。 
  轨道骨干网络形成后,武汉市还将规划开通快速公交和公交快线,提高高效率公交设施覆盖率,实现都市发展区90%居民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至2015年,实现主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超过30%、轨道及快速公交承担公交比例超过25%。 
   主次干道“强筋健骨”微循环路“活血化淤” 
    规划目标 
  主城区新建或改建主干道29条、145公里,次干道66条、167公里,分别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的93%和82%。还将结合重点区域建设和项目开发,积极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规划每年新建支路75公里左右,至2015年形成支路总里程约936公里,支路密度达2.1公里/平方公里,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的52%。 
    专家解读 
  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的路网结构不够合理。国家规范要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数量比例为1:1.5:3.75,而武汉为1:1:3.7,次干路、支路缺乏,不能有效分流主干路交通。另外,主干路间距过大,如汉口发展大道、建设大道与解放大道的平均间距分别为1800米、1500米。 
  按规划,至2011年,汉口地区将形成“六纵七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六纵”为垂直于长江的6条干道走廊,分别是:古田二路、汉西路、常青路—青年路、姑嫂树路—新华路—友谊路、香港路—大智路、金桥大道—黄浦路;“七横”为平行于长江的7条干道走廊,分别是:沿江大道—沿河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幸福大道、三环线北段。 
  武昌地区规划形成“九纵七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九纵”为垂直于长江的9条干道走廊,分别是:三环线东段、工业二路、水东路、徐东路、沙湖大桥、武珞路—珞喻路、雄楚大街、南湖南路、三环线南段;“七横”为平行于长江的7条干道走廊,分别是:临江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中山路、中南路—丁字桥路、东湖路—珞狮路、民族大道、关山二路。 
  汉阳地区规划形成“四纵五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四纵”为垂直于长江的4条干道走廊,分别是:琴台路、汉阳大道、四新南路、三环线西南段;“五横”为平行于长江的5条干道走廊,分别是:滨江大道、鹦鹉大道—拦江堤路、梅子路、芳草路、十升路。 
    新建129座人行立交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规划目标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鼓励慢行出行,至2015年,规划布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1620个,主城内建成人行立交总量达213座(其中新建129座),使自行车出行方式比例不低于18%,步行出行方式比例不低于35%。 
  专家解读武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在设置上充分考虑了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的有效接驳,2009年,每天为市民提供了约10万人次的便民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未来5年,武汉将继续扩充该系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完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是保障安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的有效手段。2015年前,武汉将在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新华路、常青路—青年路、武珞路、雄楚大街、中山路—友谊大道、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街等道路沿线,新建129座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 
    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 缓解停车难 
    规划目标 
  继续探索停车场建设新模式:一是严格执行新的配建停车位标准,预计“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基本满足新增的停车需求;二是通过完善停车场鼓励政策,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在停车问题比较突出的汉口及武昌老城区、新华路、利济路等区域,新建8.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逐步弥补城市停车缺口,缓解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 
    专家解读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武汉城区约有停车泊位22.9万个,较上年同比增加0.3万个,增长主要来源于路面停车,静态交通停车设施增长缓慢,供需缺口较大。“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重点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单独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二是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三是结合土地开发,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