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再亮剑流通渠道成乳品规范重点

2010-10-25 0: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记者范云兵)今后,国家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管理将更加严格,乳品质量的可追溯信息数据库也要更加完善。这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知》从生产经营许可证、检验检测、乳品追溯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政府监管部门、乳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对乳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和规定是《通知》的重要内容。《通知》规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严格审核相关资质,禁止向未经工商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同时,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企业要严格在营业执照的范围内进行经营。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要加大对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乳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要进一步配合完善乳品追溯制度。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质检、工商、商务等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详细收录企业的各方面相关信息,并从明年6月开始向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该项服务。
    其次是涉及乳品的各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以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应核实乳制品的各项信息,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
    第三是各管理部门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抓紧研究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
    点评:农产品的多部门管理制度一直为行业所诟病,也是农产品不同环节难以衔接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前不久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协调农产品各管理部门的衔接,但是这种协调机制不足以对抗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说的严重一些,就像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而此次,《通知》提出各管理部门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以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这对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赋予食品安全委员会更高的权力,足以干涉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有效衔接和良好可追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