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推动对外开放

2010-10-15 0: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区域通关、分类通关是十一五期间海关推动贸易便利化使出的大手笔。两项改革,使内地变沿海,通关速度也由此步入读秒时代。 
“虽然江西省地处内陆,但是通过海关的努力,我们的产品通关速度和沿海企业相差不大,加上这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们理所当然要选择在江西投资。”9月23日在江西赣州参加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上,江西赣州鑫业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耿弘说。陈耿弘的“沿海”感受,来自于十一五期间海关力推的一项改革,区域通关改革。南昌海关目前已与广州、深圳、厦门、宁波等21个海关签订了联系配合办法,搭建了南昌至“长珠闽”地区八大口岸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平台,在江西本地打造“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进出口“无水港”。
区域通关改革打破行政区划和关区设置限制,在不同海关之间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跨境快速通关”、“规范和简化转关运输”。选择这一通关模式,企业可在属地海关申报,口岸海关办理验放、提货或装货手续,还可以自主选择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广大中西部企业实现了面朝大海的梦想。
2005年下半年开始,规范和简化转关运输监管在全国海关试点,“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也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11个海关试点。2006年7月,海关总署决定将区域通关改革推向全国。2007年7月,主要以加快粤港物流为目的的跨境快速通关在广州、深圳、黄埔海关试点。
上海浦东是长三角“龙头”,从外高桥[12.91 -0.15%]港区到浦东空港再到洋山深水港,拥有集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内河于一体的黄金海岸线。为了让“龙头”带动巨龙腾飞,上海海关积极推动区域通关改革,业务范围涵盖各地,从属地海关接单到口岸海关放行最快仅需1小时。上海海关还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转关效能、强化口岸中转功能,以吸引更多企业选择浦东口岸通关和中转。2009年浦东地区的国际中转箱量为137.96万标箱,今年上半年已达73.86万标箱。
“通过几年的努力,浦东通关软环境不断优化,浦东口岸的先天优势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能力不断增强。”上海海关副关长陈旭东说。
深圳连接粤港,由于实现了跨境通关改革,车辆通过关口几乎不用停顿。
“现在过关真是太便利了。”香港司机方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从皇岗、文锦渡、沙头角、深圳湾等陆路口岸通关,车辆经过海关“电子通道”仅需要5秒钟。
考虑到很多内地货物需要经深圳走向全球市场,深圳海关启动跨境快速通关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组合运行的通关模式,实现了内地企业货物经深圳到香港的“一路畅通”。
区域通关使内地企业有了便捷的出海口,也给沿海口岸带来滚滚货源。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海关已与全国26个直属海关409个业务点完成“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结对,业务覆盖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自2008年6月以来该模式下共验放货物75026票,货值88.46亿美元。
从海关总署了解到,自“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推广应用以来,海关接受报关单申报约60万票;跨境快速通关推广应用以来,开通14条跨境快速通关线路,口岸海关共监管跨境快速通关车辆3万辆次。
如果说区域通关让内地企业找到了沿海的感觉,那么分类通关改革则让十一五期间的通关速度步入读秒时代。
10月11日上午9时42分,深圳市欧雷科技有限公司货物进入笋岗海关辖下金运达出口监管仓后在该关进行申报,经过海关计算机系统审核确定为低风险放行的单据后,仅用5秒钟便完成一系列通关手续,这也是享受笋岗海关分类通关便利的首批货物。
分类通关是指海关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综合企业类别、商品性质和物流信息等各类风险要素,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管理的通关作业模式。该模式对大部分诚信守法企业的低风险进出口货物实施计算机自动审核、自动放行,对少数企业高风险的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加强查验等管理措施。实现通关作业方式由“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向“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转变。
2009年7月,海关总署在北京、天津等15个海关对出口的海运和空运货物试点分类通关。这些海关出口报关单量占全国出口报关单量的96.5%。
浦江海关驻上海航交所业务现场是全国海关业务量最大的通关现场。东方海外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在浦江海关报关的代理公司,关务主管撒佳俊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以前浦江海关关员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九点钟左右,我们公司的报关员们也要忙到那时候才下班。现在效率提高,海关关员和我们都能正常时间下班了。”
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海关事务部主管陈刚给记者算了本企业发展帐:“第一是成本帐。因为通关效率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低风险单证查验率低,也使企业花在通关方面的成本降低了。第二是效率帐。提高物流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武器,通关效率的提高使我们企业物流部门能更合理地安排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物流效率。第三是信誉帐。通关效率乃至物流效率的整体提升,使我们有更充分的把握完成订单,对企业信誉的提升有莫大的帮助。第四是文化帐。海关的守法便利原则促使我们企业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诚信守法的健康企业文化。而这四笔加在一起,就是一笔企业发展帐。”
企业在算帐,海关也在算。一年多来统计数据显示,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试点海关83%的出口报关单适用了低风险模式通关。低风险模式的整体通关速度比“高风险重点审核”模式快33.3%。2009年7—12月,试点海关数据对比显示,高风险模式中的潜在风险是低风险模式中潜在风险的4.6倍。今年上半年,改革效果继续扩大,试点海关高风险模式中的潜在风险是低风险模式中潜在风险的5.28倍。开展分类通关的海关把近四分之三的查验力量集中在高风险货物上,高风险货物的查验比例是低风险货物的12倍。今年上半年,82.33%的低风险货物享受到通关便利,而超过7成的查验资源集中配置在对高风险货物进行重点监管上。今年上半年,高资信企业通过低风险模式放行的货物比率为87.5%,高效率带来吸引力,引导企业珍惜企业资信,守法经营。
今年下半年,出口分类通关已在全国推开;同时,进口分类通关在上海和黄埔海关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15个直属海关扩大试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