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F超标已成为出口鞋的最大障碍

2010-10-12 11: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1-6月,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通报预警系统(RAPEX)共通报召回40批中国制造的鞋类。其中2批为鞋的装饰部分如花、小星星等小部件容易脱落造成儿童误食;而另外的38批均为鞋所含的富马酸二甲酯(DMF)超标,占我国出口的鞋类被召回数量的95%。显然,DMF超标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鞋类出口的最大技术壁垒,也是摆在鞋类出口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质量安全问题。   自2008年10月起,法国、芬兰、波兰、瑞典和英国等欧盟国家相继有消费者因直接与消费品中的富马酸二甲酯接触,而出现包括皮肤痕痒、敏感、发红和灼热等健康问题,而严重患者更会出现急性呼吸系统问题。因此,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3月17日决定禁止所有消费品使用这种防霉物质。从2009年5月1日起,如产品或产品部分内含富马酸二甲酯及其含量高于每千克0.1毫克(0.1mg/kg),均不可被投放在或出售于欧盟市场。2010年3月12日,由于鞋类产品富马酸超标严重,欧盟发布了2010/153/EU委员会决议,决定将富马酸二甲酯禁令的有效期延长至2011年3月15日。
  目前,中国鞋类年产量超过100亿双,带动就业超过600万人,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其中出口超过80亿双,中国鞋在美欧进口份额中占比均超过7成。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当前中国鞋类产品头等要素,出口鞋类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尤其是在鞋类生产过程中杜绝富马酸二甲酯的使用,才能切实巩固我国作为鞋类产品出口大国和强国的地位。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出口鞋类企业:绝对不能放松对防腐剂中富马酸二甲酯的监控。在和供应商签订原料供应合同时,将DMF 含量纳入合同监控范围,以降低风险。必要时可要求提供原料不含DMF之证明;积极建立有害物质管控体系,用于干燥剂、防霉剂等的高风险来料应送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确保其不含富马酸二甲酯;筛选使用高效、广谱抗菌、无毒、符合环保要求、刺激性小的防霉剂,从而确保产品符合输入国家和地区有关法令法规要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