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荣:依托黄金水道 打造港口强县

2009-9-9 22: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5月份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 
贵港市 
召开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专题座谈会上强调,要全力加快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步伐,以此带动西江经济带发展,使之成为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引擎,努 
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平南县 
位于 
广西 
东南部,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东接粤港澳,南邻 
北部湾 
,西靠大西南,位置优越,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河港口发展优势。近年来,在珠江"黄金水道"开发以及广西全力推进大交通发展的背景下,平南港口经济蓬勃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节节攀升,2008年,平南县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08.97万吨,比上年增长36.82%,连续三年稳居广西内河第二大港地位,成为珠江水系内河四个超千万吨级的港口之一。为进一步发挥港口优势,化港口优势为经济优势,平南要主动融入到自治区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中去,全力加快港口建设和西江航道建设步伐,使港口经济成为拉动平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平南港口发展优势凸显 
1、区位优势。平南毗邻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结合部,位于贵港、 
柳州 
、 
桂林 
、 
梧州 
、 
玉林 
五市的几何中心,距广州、香港、澳门分别为380、510、495公里,距 
南宁 
、柳州分别为310、300公里,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便捷通道。平南港位于南宁至广州航道的中段,地处繁忙的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航道为二级航道。随着西江航道的整治竣工和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的建成,平南县河段航道水深常年保持在8米左右,可以通航2000吨级船舶,在丰水期,可以通航3000吨级船舶,是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玉林、 
金秀 
、 
武宣 
、 
蒙山 
、桂平等地区的货物从平南中转具有明显的优势。以玉林 
北流 
市为例,北流的海螺水泥集团正在建造年产600万吨的高标号水泥厂,其产品主要是销往广东市场及出口,如果从贵港中转,北流至贵港公路里程为150公里,贵港至平南的水路里程为187公里,途中还要经过桂平船闸;而从平南中转,平南至北流公路里程仅为120公里,两者对比,仅水陆里程就缩短了约210公里,因此,北流的各类产品从平南中转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成本优势。 
2、资源优势。平南县境内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森林面积16.9万公顷,木材蓄积量543万立方米,年产林产品、林副产品7.5万吨。平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自治区无公害稻谷基地、自治区无公害蔬菜基地、自治区无公害水果基地。盛产优质米、石硖龙眼、玉桂、马玲薯、桑蚕茧、大玉余甘果、八角、茶叶等优质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重晶石、锰、铁矿石、花岗岩、高岭土、红砂石、大理石、金、磷等20余种。石灰石储量达40亿吨,质优量大,是水泥及化工制造业的主要原料。花岗岩储量30亿立方米。加上大量的农产品——粮食、水果、木薯、中药材、桑蚕及其制品,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 
3、深水岸线资源优势。西江平南河段拥有约86.4公里的岸线资源,河道宽阔(约1000米以上),水势平缓。主要河段都是优良的深水资源。南北两岸,陆域都是平原或微丘地区,陆域平坦开阔,水域条件非常优良,主要河段航道枯水期水深都在5米以上,最深的河段达35米(平田湾),且水势平缓,非常适宜建立深水泊位,是建设港口工业园和临江工业园的理想之地。 
4、交通优势。南宁至梧州、 
容县 
至平南、武宣至平南二级公路横纵贯穿县境,金秀至平南二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已动工建设,柳州至梧州、黎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已经开工;规划建设的柳州至肇庆铁路经过县境;珠江干流——西江从平南中部穿过。下行直达梧州、粤港澳、东南亚地区,上溯南宁、百色、柳州,直至云南曲靖、贵州六盘水地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平南将成为具有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将成为桂东南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5、投资环境优势。为了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平南县委、县政府不断努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在税收政策方面,平南县县委、县政府2003年就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新办企业、高新类企业给予减征所得税的优惠;对外商投资公路建设用地、外商投资企业在平南再投资给予免征或降低税费优惠等等。行政服务体系方面,平南县不断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成立了政务服务心中,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费制收费"服务,并不断完善"代办制"和"并联审批办法",为投资者、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放公平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极力为投资者提供安全、文明、开阔的发展空间。 
二、发挥港口优势,带动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在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贸易区域合作和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政策的推动下,地处"黄金水道"中下游的平南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平南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平南港的巨大优势,抓住机遇,大力推动沿江工业和港口业的发展,平南港口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港口优势吸引了大批具有前瞻性目光的投资者前来平南投资。2002年落户平南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就是临江而建。该公司总规划为四期七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九个专用码头,总投资约45亿元;该公司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6.5亿元,年水泥生产能力为180万吨。二期工程项目于2004年开工,建设两条生产线、三个专用码头,总投资9.8亿元。投资13亿元的三期工程(第四、第五条生产线)于今年上半年已竣工投产,公司产能达到1000万吨,专用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上缴国家利税逾2亿元。当前,平南县正在积极抓好计划投资15亿元的华润四期工程(第六、第七条生产线)前期工作,力争年生产能力在一到两年内达到1500万吨,专用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把平南建设成为广西第一大县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内河港口大县。 
广西(平南)武林港务商贸有限公司也是基于平南作为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的巨大优势,2006年决定投资1亿元对西江的传统良港——武林港进行重新开发建设。该港区占地160亩,规划用地400亩,规划岸线2.5公里。第一期续建工程建成2000吨级泊位2个,泊位岸线长120米,港区配备了现代的港口设施和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2008年1月正式投入营运以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至今已开辟了香港、东南亚、中东、欧美的国际航线和武林港至广州、深圳、福州、泉州、上海、北京、大连等国内航线。目前,投资7000多万元的二期工程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年吞吐量100万吨/10万标箱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口。 
依托于西江黄金水道和平南港口的巨大优势,平南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踏足平南沿江、沿路区域,谋求发展。在今年年初的贵港市赴粤港澳招商推介活动中,平南县人民政府与香港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广西(平南)华润水泥四期(6、7线)项目、与澳门信景发展公司签订了鹏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与中原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平南城市生态综合开发项目、与广州江南煤气集团公司签订了平南工业物流园项目、与珠江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5万吨生活用纸项目、与深圳万机创意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运动计时电子生产项目等6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31.35亿元。 
三、以港促工,以工促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平南港吞吐量的连年攀升,得益于平南县委、县政府"港口强县"战略的实施,利用黄金水道开发港口,发展临江工业,形成了"以港促工,以工促港"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平南县围绕"立足服务,规范管理,科学发展"主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完善港航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与东南亚、泛珠三角、西南各地的航运信息联结,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大力协助企业完善港口设施,配备精良吊装、堆物、供水供油等设备设施,加快装卸机械化、现代化和自动化建设,大大提高码头效率,逐步提升平南港集装箱的疏运能力,拓展江海直达、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加强与沿海海港的业务往来。在抓好港口建设的同时,平南县大力配合做好贵港至梧州(平南段)二级航道建设工作,项目完工后将可常年通行2000吨级以上船舶,使平南航道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促进平南港口业、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平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挖掘岸线优势资源,科学规划港口。西江平南河段拥有约84公里的深水岸线(其中:南岸约35公里,北岸约49公里),?该河段水势平缓,河道宽阔(约1000米),水深足够,河床无碉石,水域条件非常优良,陆域均是平原或微丘地区,平坦开阔,是不可多得的岸线资源。港口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岸线就是港口的生命线,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决定港口的运作效率和发展规模。因此,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相关规定,对南岸和北岸的岸线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以发挥岸线资源最大作用。一是要保护岸线资源,宜港尽港。对全县岸线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对岸线利用现状及陆域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停止审批与港口建设无关的陆域建设工程,对港区内已有建筑作系统搬迁规划,腾出岸线、陆域分门别类用作港口建设。二是要尽快完成平南港航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全县的经济发展实际,组织编制2010-2020年水运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确定港口地位,明确港口发展方向,严格按照港口规划来指导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要科学确立平南港口功能的科学定位。根据平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具备的条件,可将平南港定位为:面向泛珠、连接泛北、服务大西南的中转枢纽港。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矿产、建材运输为主,具有装卸、存储、中转、现代物流等功能,综合运输体系相互衔接配套,集疏运手段齐全的3000万吨级大型内河港口。 
(二)利用港口资源,化港口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是发挥港口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实践证明,港口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南滨临西江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交通前景广阔,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在发展进程中,必将融入到区内外、国内外经济大循环之中,既要利用公路、铁路等陆路运输,更要抓住港口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现代生产要素中作用,积极引导县内企业等各种市场主体,结合平南的港口及岸线资源,主动在产业定位、工业发展、园区经济等方面与港口相互作用、互补共享,更深层次地参与港、澳、台、珠三角等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进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县域经济,为平南崛起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源泉。二是借助港口平台,转化资源优势。平南县拥有大量的石灰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矿藏,为发展现代化建筑建材业提供了难得的天然条件。如何把这些潜在的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一个最现实、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发挥好港口的重要作用,利用好西江这条"黄金水道"。近年来,平南县充分发挥优势,坚持招大商,引巨资,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的引进,标志着平南县在发展建筑建材业上,告别过去低效利用的历史,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现代建筑建材业正逐步壮大发展,成为平南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撑。 
(三)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服务功能。要立足于平南县的岸线资源,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自治区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与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机遇,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港口强县"理念,按照"打造大港口"的新思路,激活县域发展要素,做大做强港航事业,培植平南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加大临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巩固和拓宽县内外江海联运航线,打造便捷畅通的临港交通和信息体系。力争到2010年,新增平南华润三期(4、5线)配套的3个2000吨级码头泊位,建成武林港二期工程3个2000吨级集装箱、散货码头,建成广西矿冶公司作业区3个2000吨级泊位码头,建成辉民石化1个2000吨级专用码头。新增吞吐能力800万吨,总吞吐能力超过2000万元。计划在2011-2012年立项建设平南下渡鹅儿湾作业区,一期工程拟建5个2000吨泊位。力争至2015年,平南港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集装吞吐量达到20万标箱。 
(四)做强临港经济,促进沿江发展。要通过港口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平南沿江工业发展,要发挥沿江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扎实推进沿江工业带建设。在今后几年,应充分发挥平南沿江和主要公路沿线的优势,合理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和沿江土地利用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沿江工业园(集中)区建设。一是全力抓好平南临江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年内把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级B类以上工业园。以广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酒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加工、电子、轻纺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丹竹工业集中区。以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建材、生物化工和中纤板等一批新型工业项目;三是大安至武林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纸品加工、电子、服装、鞋业、精细化工、林产化工等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园(集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形成沿江工业走廊,打造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作者系广西平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