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奥巴马的战略考量--计划发展“出口导向经济”

2009-9-6 11: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和资深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联合撰文指出,奥巴马政府日益向外界发出信号,说美国不会继续当全球最后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必须从消费型经济转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一旦经济走出低谷,美国的长期结构性调整就会登台亮相。这种经济规划是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发出的一个警告。未来中国甚至德国、日本之类的国家将无法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它们必须想办法大幅扩大内需,并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英国《金融时报》8月20日刊登了他们合写的这篇文章,题为《美国无法靠一己之力解决全球贸易不平衡》,文章的详细摘要如下:    奥巴马政府日益向外界发出信号,说美国不会继续当全球最后的消费国和进口国。最明确的表态来自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上个月萨默斯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演讲和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都作出类似表态。他说,美国必须从消费型经济转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必须从依赖金融活动转向发展实业。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和其他政府高官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需要重新平衡美国经济发展。
  这种新姿态不仅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战略考量。萨默斯此前曾谈到美国是超级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债务大国,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如果美国要依靠国外投资者来援救它的金融部门(就像此次危机爆发初期那样)或是为它的财政挥霍提供资金支援(中国和其他贸易盈余国一直在这么做),那么美国的影响力就会被削弱。毋庸置疑,美国也意识到,未来为其巨额贸易赤字提供支持的代价也许会变得令人无法接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它无法避免的问题。 
  这种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长远规划包括扩大出口和缩小经常账户赤字(目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虽然萨默斯没有明确指出并且他也没法这么说,但这种长期规划无疑要求美元贬值,结束当前美元估值依然过高的局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威廉·克莱因和约翰·威廉森通过研究指出,如果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上述目标,那么就可能引发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主要是对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贬值。
  在短期内,要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就必须保证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能够真正发挥作用。那就要求国内外投资者平稳、信任地吸收美国政府提供的大量借据。因此要避免投资者当中出现美元即将贬值——至少会跌很多——和美国政府正在推动美元贬值的看法,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经济走出低谷,萨默斯所说的长期结构性调整就会登台亮相。重新分配资源、令其从金融和消费部门转向出口和投资部门要求美国进行相关的价格调整,那也意味着美元必须贬值。所以现在美国需要暂时保持美元强劲,待经济复苏后再进行可持续的调整,这样既能满足短期内刺激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又能实现中期目标。 
  这种经济规划对美国的贸易伙伴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说,这是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的一个警告。如果未来美国不会长期保持巨额经常账户赤字,那么像中国甚至德国、日本之类的国家就无法长期保持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这些国家将无法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它们必须想办法大幅扩大内需,并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 
  在减少全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已经从顶峰时期的占国内生产总值6%以上降至3%左右。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降至9.8%左右,预计今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下降。 
  但这种趋势不一定会继续下去。克莱因预计,除非预算赤字大幅下降并且美元大幅贬值,否则到2012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再次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并在此后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也在防止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目前还不清楚这个国家是否打算和重商业主义发展战略说再见。 
  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于今年9月在匹兹堡会面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必须成为他们议事日程上的首要问题。至少就目前而言,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战略和其他国家并不一致。说得直白一点,萨默斯已经表明,中国将无法保持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美国打算向中国靠拢。世界经济无法让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或者说一个半——同时采取中国的增长模式。那么谁会胜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