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 经济大动脉助推国际都市圈

2009-9-28 22: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杭州湾上架桥,是几代宁波人的梦想。这个梦想,经过10年筹备、3年半的施工,在2008年5月1日终于变成了现实。自此,长三角除现有“沪宁杭”经济走廊外,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崛起了一条经济新走廊。 
  那一天之后,这一世界桥梁史上的惊世之作让杭州湾南北两岸声名大噪。 
  那一天之后,一大批一头在上海、一头在宁波的“杠铃型企业”纷纷冒了出来。位于南岸的杭州湾正以惊人的速度吸引着大批人力、资本涌入。 
  大桥不仅仅改变了宁波长期以来处于交通末端的不利地理位置,更让宁波从三江口走向长三角,寻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整个长三角也因此加速融合,世界“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也在加速形成。 
  日前,记者采访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顾问、76岁的傅涌廷老人,他亲历了大桥的论证和建设,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宁波人的大桥情结。 
  十三年修成正果 
  傅涌廷回忆道,1985年他被调到当时的慈溪县计划委员会,有不少外商想来投资,但一看慈溪的交通状况,就叹口气走了。 
  慈溪离上海的直线距离仅100多公里,但那时坐船得花17个小时,选择陆路,就必须途经杭州才能到上海,沿着杭州湾勾勒出一个大大的V字——坐火车得10个钟头,走公路则需十几个小时。后来虽然修了高速公路,但是走一趟还需要6个小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宁波人逐渐认识到,宁波是一个交通末端,只有把交通这盘棋走活,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4年,宁波市政协委员徐观清在宁波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拟建宁波至上海跨越钱塘江(杭州湾)大桥的建议”的提案,其中明确建议“杭州湾大桥桥址可选择在慈溪庵东至平湖乍浦西端”。 
  傅老先生对记者说,这个提案几乎得到了一致支持。但是从前期论证到通过,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这中间有许多曲折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一直到2000年8月,国家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立项报告。消息传来,宁波举城欢庆。从2001年开始,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筹建处聘请傅涌廷为大桥工程指挥部顾问。2003年6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始奠基。 
  2008年5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建成通车后,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120余公里,杭州湾区域路网布局将从“V”字形变为“A”字形,形成上海、杭州、宁波之间“两小时交通圈”,宁波从长三角交通末梢一跃成为海陆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 
  一出生就让世界刮目相看 
  在世界著名强潮海湾建造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傅老先生说,从大桥建设到建成通车,每天都在吸引着公众的目光。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逼”出250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 
  杭州湾跨海大桥还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大桥长度、设计使用寿命以及多项前无古人的桥梁技术运用。 
  专家们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而通车一年后,大桥所带来的直接收益更让世人瞩目:截至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年来共通行各类车辆860万辆次,通行费收入6.47亿元。 
  大桥将宁波与上海的陆上距离拉近了120公里,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与物资流动。“原来去上海等地的北线货车要到上虞、杭州绕行,现在走大桥,缩短了1个多小时,单趟能节约成本200元左右。”慈溪市物流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而宁波往上海方向高速班车的客流量较开通前增加了35%,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宁波的客运格局。 
  国际级都市圈迅速崛起 
  大桥通车之时,就有专家预言,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一条经济大动脉。它的通车将影响整个长三角,将重构区域格局。如今,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已经一年多了,大桥释放出来的巨大辐射能量立竿见影,让每个人都能感受这其中的变化。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也使包括宁波、温州、台州等在内的长三角南翼地区与上海的关联度和紧密度得以提升,也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群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从而将催生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5个国际级大都市圈之后“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的加速形成。 
  在大桥南岸的慈溪市,原来的慈溪经济开发区已经变成了杭州湾新区。随着大桥的建成通车,杭州湾新区将成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中心城市的中心。由于看好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内同时拥有上海、杭州和宁波三大空港的区位优势,迄今为止,杭州湾新区已开发一期30多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260多个,平均每10天就有一个项目开发或生产,总投资约340亿元,创造了令人咋舌的速度。 
  一大批一头在上海、一头在宁波的“杠铃型企业”纷纷冒了出来。5年前,好多宁波籍企业家的工厂和研发机构都还在上海,如今,他们已将产品生产转移了过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很多宁波人去上海办企业,大桥通车后,已经有400多家企业回迁。 
  大桥同样提升了国际都市圈内产业层次,据来自各方面的资料显示,电子信息产业、新型能源与环保设备产业、航空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已经被确定为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发展。这些产业已经和上海作配套,大城市经济圈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市场正源源不断涌入宁波。 
  打通“血脉”产生同城效应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但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也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感到了实惠和便利。用老百姓的话来讲,那意味着今后在宁波与上海之间可以更加来去自如,甚至有可能过上一种令人向往的“同城生活”。 
  现在,周末到上海游玩购物已经成为宁波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上海的市民来讲,周末到宁波走一趟也像家常便饭一样。 
  “上海、江苏、嘉兴、宁波、绍兴、杭州等地已形成一条旅游产业链。”宁波天天商旅副总经理张大益表示,以往除普陀山、海岛线外,宁波不少景点是冷门景点,现在则可以借助“桥牌”,把这些冷景点通过串连使其热起来。 
  傅涌廷认为,过去,长三角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点—轴”发展形态。现在已经形成了网络状的城市群格局,主要的大城市之间都建立了点对点的直接联系。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促进了杭州湾地区物流和客运的大发展,重新布局周边城市物流及客运网,让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最繁忙的“生命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