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首先要突破交通瓶颈

2009-9-21 19: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广州到惠州有5个收费站,从惠州到深圳有3个收费站。”谈到珠三角城市一体化时,北京市城建设计院副院长常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她认为,“珠三角一体化首先是交通问题的一体化,构建深莞惠经济圈,交通是突破口。” 
  常燕表示,《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三地融合提供了良好机遇,应该充分把握这一机遇,消除各种障碍,主动融入深莞惠经济圈,促进三地经济高度融合和同城化发展。交通、能源、城市规划将是构建这个经济圈的重点,而交通则是突破口。当惠深沿海高速建成通车后,惠州到深圳的车程将缩短到20分钟。 
  曾出任深港西部通道跨海大桥总工程师的北京市政专业设计院深圳分院院长李勇,对于深莞惠交通一体化这一议题,同样关心。 
  李勇认为,中国的改革正进入全方位、多视角的攻坚阶段。北有环渤海,中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有成渝,中有武汉和长株潭。中国的都市圈正在形成过程中,还没有产生像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级都市圈所具备的强大辐射力,珠三角只有更紧密结合,才能赢得先机,面向未来。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东莞、惠州将是珠江口东岸一体化的重点区域。该区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00万人,2008年三市GDP总量达12797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35.8%。 
  目前,深莞惠三市交通存在许多瓶颈。东莞塘厦沙湖大道与深圳观澜观光路,两条路相隔仅2公里,但其间是一条小路,不得不绕道数十乃至上百公里。东平大道是连接东莞东部与惠州的“大动脉”,东江江面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如果要从这里去对岸,路程至少在50公里以上,其间涉及的路桥收费站至少在4个以上。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5月16日,莞深惠三市党政一把手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通过了《深莞惠边界道路建设及连接工作计划》。未来5年,深圳、东莞、惠州三市衔接道路将主要建设11条高快速路和7个国省干道项目,打通断头道路。其目标是:全长97公里的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计划2011年建成;长达93公里的深圳外环高速公路,计划2015年建成;全长48公里的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将于2009年底通车。 
  深圳地铁延伸至惠州已进入前期运作,惠州机场与深圳机场的合作也正在快速推进,莞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已于5月动工,而三地跨市公交近期还将开通更多的线路。 
  深港西部通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成,必将香港这个区域内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纳入东岸一体化。 
  过去30年来,香港是珠三角崛起的发动机,而未来的珠江东岸城市圈,香港仍然是当仁不让的龙头和推动力量,东岸都市圈在实际演进中必然是四城演义。 
  在李勇看来,深莞惠交通一体化,是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是珠江东岸城市深层次发展的先决条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