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经过,航运业是否真正回暖?

2009-9-19 1: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进
    近期,上海港外的洋面,悄悄涌来一股“暖流”。干散货运输船日租金从年内最低点的数千美元涨到了3万~5万美元;在集装箱领域,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8月达218.8万标准箱,同比跌幅缩窄,环比增加2%,创今年最高记录。
    在浦东,经营中国与海外散杂货运输租船业务的信邦世海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其军,刚刚把公司从原先不到10层的写字楼搬到一座新大楼的20层,并租了可容纳更多员工的办公室。
    不过,郭其军并不认为自己从最近的“暖流”中赚了大钱,“仅仅是抵抗住了‘寒流’并小有扩充而已。”“暖流不暖”是他的判断,他甚至不认为回暖已成事实,并依旧对后市抱着谨慎态度。他用“目前还在走L形”来形容“航运业还在谷底徘徊”的现状。
    去年3月,在一家全球钢企巨头的租船部门工作多年的郭其军,只身创立了这家公司,不料半年后即遭遇国际金融风暴,业内将其称之为“航运和港口业20年来的最大风暴”。不过,靠着郭其军在钢铁行业的资历和钢价的连续上涨,信邦世海在“寒流”滚滚的上半年,还是拿到了数万吨钢材的进口运输订单。同在浦东,很多企业则没有这么幸运,年初有多家小型货代企业倒闭,有的大型企业则裁员两成。
    按郭其军的判断,前一阶段干散货进口回暖行情,主要是铁矿石和煤炭大量突击进口所致,其背后则存在着国内大小钢铁企业之间的矿石购买博弈、国内大小煤企和电企之间的价格 “顶牛”等因素。随着铁矿石贸易体系的改变、煤炭行业的整合,尤其是近期国内各港口的矿石压港现象,干散货的“煤铁”行情必将告一段落。
    另外,由于铁矿石运输领域长期为三大铁矿石巨头所把持,实力一般的运输企业尤其是民企很难进入这个圈子,上半年的行情因此未见得让上海大大小小的郭其军式的航运或货代企业老板分得一杯羹。
    信邦世海没有从这波行情中得到大单,却要准备面对后市的考验了。随着大量运力投放和对我国原料进口需求萎缩的担忧,业内预计干散货运输市场二次大跌为时不远。
    在航运的另一大头——集装箱市场,虽然因欧美“圣诞效应”的激发,目前出现了回暖甚至“爆舱”的热闹景象,却被多数行业人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8月以来,欧洲和北美航线的舱位利用率都是满舱,日本航线的舱位利用率也在75%以上。
    但集装箱行业人士依旧用 “不看好”来评价这股“寒流”中出现的“暖流”。中海集团旗下的浦海航运公司副总经理贝信号表示,一年一次的旺季因素影响短暂,毕竟,西方国家为圣诞和新年假期备货总有截止的时候。还有业内人士透露,货主们最近两月新签的订单多以短单为主,今年圣诞货运周期短暂,9月份是出圣诞货主要月份,10月份或许就将回落。
    目前,中海、中远等大型企业各有十多条大型集装箱船在静待出海,而全球范围内的运力闲置更是约在10%~20%以上。贝信号表示,在号称回暖的此刻,国际上多家航运企业却已沦落到出售在手船只的窘境,其价格比平时跌了一半以上。
    当然,对短期内市场回暖抱定信心的也大有人在。中国远洋副总经理许遵武表示,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看,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都在上升,将利好航运市场需求回升,他因此预计航运价格指数下半年将回暖。
    从长远看,郭其军也认为“暖流”肯定将真正到来。近来他常和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租船部门的同班同学聚会,谈论未来在大船领域合作的可能性。目前只能经营1.5万吨“小船”市场的他,甚至觉得现在已到了逆势扩张的某种良机,因此正在注册另一家将涉足国内支线航运的公司。在下半年如何渡过“寒流”的问题上,虽然国内钢价的连续暴跌正让公司钢材货运的生意面临挑战。但郭其军表示,其余行业正在产生新的需求机遇,而且市场泡沫也因大批企业的倒闭而被挤出了不少。“下半年必须开拓各种其他航运市场,包括化肥、粮食、机械设备等。”
    “运价不可能长期在航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下运行,否则,这个行业就消失了。”郭其军已为迎接“暖流”的到来做了筹划,他希望自己的公司届时能够进入4万、5万吨乃至6万、7万吨巴拿马船的大型船舶运输市场,甚至通过自购一批船龄在20年左右的船只,成为拥有一支自有和租赁混合船队的运输企业,那时的他就不会轻易被市场冷暖所撼动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