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业成西藏经济加速“引擎” 可持续发展需走集约化道路

2009-9-13 12: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当前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成为全球矿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作为国家大量紧缺矿种的优势产区,西藏矿产业不仅具有提高国家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意义,也正成为拉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
  ——优势富矿使西藏有望成为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基地
  目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使我国成为全球矿产消费第二大国,同时由于一些稀缺资源的短缺,也使我们成为世界矿产品的第一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重要矿产需求对进口的依存度分别为:石油40%以上、铁矿石40%以上、锰矿石近70%、铬铁矿90%、铜60%以上、钾肥8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大宗性矿产铜、铁等保有储量也急剧减少。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的供需矛盾,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而且有加剧的可能,而如不改变这种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势必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西藏独特的地质发展史和良好的成矿条件,使西藏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据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陆彦介绍,目前,西藏已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000余处,涉及矿种102种。在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中,有12种矿产居全国前5位,18种居前10位,铬、铜的保有储量更位列全国第一。西藏国土部门所作的《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显示,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
  ——矿业经济成崭新增长点 初级开发制约规模化进程
  胡锦涛总书记曾连续两次在参加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业等。西藏矿业正在成为西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提速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西藏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中科院院士多吉介绍说,目前,西藏区内已拥有矿业企业300多家,矿产经济不仅使当地的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而且减轻了传统产业对自然环境的超载压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西藏矿产资源开发较好的曲松、江达、墨竹工卡、尼木和谢通门等县的财政收入普遍较其他县高出2-3倍,在矿山从业的农牧民收入也较仅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其他地区高出3-4倍。此外,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将拉动西藏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西藏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产业基础。比如矿产资源的外运就大大提高了青藏铁路的运营效益。
  尽管西藏矿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西藏当前矿产业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矿产企业尚未形成产能。
  据多吉介绍,西藏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包括铬铁矿、硼矿、铅锌矿、铜矿、地热、矿泉水、水泥原料、建筑用砂石等22种矿产,但己建矿山规模却均属小型,全区矿业年产值不到全国矿业总产值的1‰,不到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矿业在西藏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分量还很轻,对GDP的贡献率不高,这与西藏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从开发模式看,西藏现有矿山大部分以开采销售商品富矿为主,开采方法简单、手段落后、经营粗放、综合回收水平低,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且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矿山企业规模不大,综合利用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且缺少掌握高新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导致粗放经营,采富弃贪,大矿小开等,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刚刚起步,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跟不上;三是矿产开发所必需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未来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矿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进程。
  拉萨市副市长宋义武在今年举行的西藏拉萨矿业论坛上就曾指出,西藏目前的矿产开发仍然存在着小、散、乱和大矿小开、好矿滥开、一矿多开、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与中央央提出的保护西藏的生态屏障,集约开发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摒弃粗放 西藏矿业开发需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目前,矿产业已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和“二产抓重点”的核心产业。要想真正体现矿业支柱产业的在西藏的地位和贡献,仅维持目前的初级开发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曾提出的,“矿业开发要上档次,上规模,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西藏的矿产资源优势要想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只有走统筹兼顾,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西藏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造血功能。
  为此,多吉院士指出,发展西藏矿业经济必须从规划布局、规模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矿山建设,早日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首先,要尊重矿产资源开发的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开发布局。
  根据当地优势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目前,西藏全区已初步划分出9个重点矿业经济发展区,包括以玉龙铜矿为龙头的藏东地区矿业经济发展区;青藏铁路沿线铜多金属、建材、地热、矿泉水、铁矿、铅锌多金属矿业经济发展区;藏中墨竹工卡一带以甲马、驱龙为主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业经济发展区;谢通门一带以雄村铜金矿为主的矿业经济发展区;藏南曲松一带以罗布莎为龙头的铬铁矿矿业经济发展区;藏西仲巴--普兰一带以马攸木为主的金、铬、铜多金属矿业经济发展区;藏西北改则-革吉一带以多不杂为龙头的铜金多金属矿业经济发展区;措勤一带以尼雄铁矿为主的矿业经济发展区以及藏北湖盆区以扎布耶茶卡、扎苍错、鄂雅错为主的盐湖矿产矿业经济发展区。多吉表示,其中藏中墨竹工卡一带多金属矿业发展区和藏北盐湖矿产矿业发展区均可建立成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而青藏铁路沿线多金属矿业发展区则可充分发挥刚刚竣工的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的外运辐射作用。
  其次,要整合资源,坚决控制开发数量,重点开发大型以上矿床,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法制化管理。
  多吉表示,要根据矿床规模、控制程度和潜在经济价值等合理论证,保证每个开发区的潜在资源总量及经济价值都足以达到建设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矿业基地的基本要求,并积极争取国家在重点矿区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要尽快组建自治区矿业集团,如铜业集团、盐湖矿业集团等,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实现规模化经营。在矿山管理方面,应尽快研究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和衔接相关制度和办法,在巩固已取得的矿产资源治理整顿成果的基础上,强化管理,确保西藏矿产开发的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走绿色矿业之路。
  西藏地处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仅被誉为“中华水塔”,更被誉为“亚洲水塔”。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提醒我们矿业开发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建立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走“绿色矿业”之路,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切实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
  为此,开发西藏矿产资源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扰动、无毒害和无污染,通过科技攻关,淘汰那些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从而彻底改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开采技术装备落后、采矿回采率低、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能力低、效益不高、采富弃贪、采易弃难、破坏浪费资源等现象。
  此外,要严格矿产开发项目的环保审批。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要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开发前后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充分实现“利用一小点、保护一大片”的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