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荒原上崛起的钢铁稀土之都

2009-9-12 11:4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记者江惠琴
    包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包钢的建设和发展,使亘古荒原崛起一座雄伟的钢铁森林。她犹如草原腾飞的骏马,扬鬃甩尾,有呼啸山风之威力,将1000万吨成品钢材、亿吨以上煤炭驮到全国,将百米长尺钢轨驮运到铁路新线,建造祖国钢铁大动脉;将稀土永磁制导器件成功助飞神5、神6、神7、宇宙飞船飞向神秘的太空;将北方奔驰系列重型汽车驶出包头,开进全国,奔向世界。
荒漠建起“草原钢城”
    包钢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包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建国之初,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差,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与其他兄弟钢厂恢复性开工不同,包钢完全是白手起家。在风沙肆虐的荒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开始了包钢的创建。那时候,包头几乎每天都是风沙猎猎,包钢人吃饭时常有风沙突然袭来,风一过米饭上就覆上一层细沙。
    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保证重点,支援包钢》,号召同包钢有协作关系的企业、部门“给包钢以大力支持”。在中央和各省市的支持下,包钢建设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59年3月,白云铁矿中破碎系统建成投产;5月25日,洗煤厂成立;5月26日,4号焦炉投产。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1959年9月26日,包钢1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提前一年建成投产。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抵达包头,专程参加1号高炉提前出铁盛典,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并视察了炼铁厂和焦化厂。正是:红绸结花幸福来,一剪划出新时代。从此结束了内蒙古自治区“手无寸铁”的历史。
    1998年包钢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拥有包钢股份和稀土高科两个上市公司,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经过55年的艰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包钢已具备1000万吨铁、钢、商品坯材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冷轧薄板、重轨等56个品种、6573个规格,是我国冶金企业中品种规格较为齐全的企业之一,是全国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和品种规格较为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稀土之都”扬名天下
    包钢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包钢在世界冶金企业中罕有的以钢铁和稀土为主业的产业优势。
    包钢在稀土产业上利用重组来整合资源,这也使得包钢稀土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包钢首先实施了“五统一”、重组内蒙古稀土集团和筹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内部集中度提高,外部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通过镍氢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的新建或扩建,及包头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产业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时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更使包钢稀土扬名世界。
    包钢稀土产业的发展对全国乃至全球稀土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包钢充分发挥了稀土产业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目前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总量在全国居于支配地位。以上市公司稀土高科为龙头,拓展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以全国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包钢稀土研究院为依托,不断提高稀土科研水平,生产与研发互促互进,一体化运作,为稀土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包钢稀土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成为包钢在冶金行业中的独特产业优势。稀土产业通过持续的科技攻关与技术进步,促进了稀土产品从初级产品到应用产品的升级。
创建多个“国内第一”
    在包钢50多年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中国钢铁和稀土工业多个“第一”。
    生产了我国第一支60公斤/米重轨、第一支75公斤/米重轨,第一支轻型薄壁大型工字钢,第一支BIV-500型钢板桩,第一支石油套管,第一支60公斤/米铌稀土轨,第一支国内最大口径无缝钢管。
    建成了我国第一所稀土专业研究院,生产了我国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发起并上市了第一个稀土业股份公司,稀土从业人员、科技费用投入、科技研发项目均属全国第一。稀土产业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和产品分别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国家科委“863”计划二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等奖项。
    包钢经济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推动作用。包钢的生产经营涉及到众多行业,带动了内蒙古的矿业、煤炭业、建材、运输、交通、金融及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我国北部边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