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车辆严重“缺管”

2009-8-9 14: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若懿
    编者按:北京东五环大货车与3辆小车相撞造成7死1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物流行业挂靠车辆疏于管理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目前,肇事司机刘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北京警方也已赴肇事车挂靠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路翔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所在地进行调查。事故的最后鉴定结果仍然需要一段时日,但这起事故引发的挂靠车辆管理问题却值得业界深思。
    这起车祸发生后,车辆挂靠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路翔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希东,虽积极表示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也坦言自己对挂靠车辆确实没怎么进行管理。其实,车辆挂靠的现象在物流行业较为普遍,像路翔物流一样对旗下挂靠车辆疏于管理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那么,挂靠车辆是否合法?该如何监管?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关键。
管理缺失严重
    关键认为,就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车辆挂靠形式来讲,并未违反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理解为,是一些想投资也有条件投资成为个体运输户或者成立企业的人员,或者自身就是企业,为了相对降低投资运营成本,而选择与目标企业达成投资合作意愿,在挂靠合同或协议框架下,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合理性。
    应该看到,车辆挂靠形式曾经对于我国运输产业集中度、集约度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多数车辆挂靠人员的初衷是好的,经营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但是,由于部分车辆挂靠人员以及企业利用了车辆挂靠管理制度设计及实施中存在的漏洞,出现了一些有损国家、集体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事情。
    谈及在挂靠车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认为,目前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挂靠合同或协议中的重要内容约定不清三大问题。
    关键进一步解释到,因为行业管理机关、行业组织以及企业在车辆挂靠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防范车辆挂靠风险和危害、疏堵结合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管理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挂靠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行业责任意识、企业风险意识,往往只挂少管,甚至不管。而且,从挂靠车辆准入角度来看,有的物流企业甚至不能对车辆挂靠人员以及其聘用人员的资信、资质、法律法规培训状况、职业道德水准,挂靠车辆的综合状况,挂靠人员的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等进行把关。这就为挂靠车辆屡发事故埋下隐患。与此同时,由于责任约定不清,挂靠车辆出现事故后,双方又会在责任认定上出现纠纷。
    谈及此,关键说: “责任认定是挂靠车辆出现事故后较难解决的一大问题。不论是否是车辆挂靠人员一方的事故责任,在面对第三方和自身人员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认定以及如何承担和执行等问题时都较难解决。是车辆挂靠人员独立承担赔偿责任?是挂靠企业独立承担赔偿责任?还是双方承担连带责任?正是因为一些挂靠合同或协议中的重要内容约定不清,使得双方在向第三人承担责任时,容易产生分歧。”
    不过,关键表示,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挂靠企业承担的不是替代责任;挂靠合同或协议中的约定一般不得对抗第三人;双方对第三方和自身人员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应以连带责任承担为主,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一方或双方可以依据挂靠合同或协议中的约定内容或比例分担及追偿,如果约定不清,则共同分担。
期待有效管理
    车辆挂靠现象在我国物流行业较为普遍。由于得不到有效管理,给物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危害。那么,如何对挂靠车辆进行有效管理?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其实物流企业对挂靠车辆的管理是存有难度的,主要是责任管理意识不够。另外,行业管理机关、行业组织以及社会其他各方面,也缺乏督促挂靠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形成从严管理挂靠车辆人员以及挂靠车辆安全规范运营的有效机制。因此,对于那些接受车辆挂靠的物流企业,一定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即能够加强风险的防范,加强人员、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和监督。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挂靠车辆似有被逐渐边缘化的倾向。据了解,近年来,考虑到安全问题,部分省区开始对客运线路挂靠车辆进行清理,有的省区运管部门还清退了危化品运输企业的挂靠车辆。挂靠车辆逐渐退出运输行业是否成为必然?
    关键律师认为,这还是要看我国对于运输市场的发展策略是如何确定的。 “从我对车辆挂靠形式的看法出发,车辆挂靠形式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就有它的生存空间,但应该通过改良、发展、规范,使它与主流经济合拍。或堵或疏,最终要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说道。
    谈及挂靠车辆的未来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理顺车辆挂靠领域存在问题才是助其良性发展的关键。相关机构和人员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通过立法以及配套的管理技术、手段等,充分调动行业管理机关、行业组织以及企业形成有效防范车辆挂靠风险和危害、疏堵结合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