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何以成“钻风箱老鼠”

2009-8-4 14: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员皮海洲
事件:欧盟外长会议7月27日决定对产自中国的钢线材征收高达24%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这项决定没有经过讨论便获得通过,而根据规定,征收反倾销
税需要27个欧盟成员国的批准才能实施。近两年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多种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发起反倾销调查,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做法不仅伤害了中欧贸易关系,也伤害了欧洲钢铁消费者的利益。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把这句古老的谚语用在中国钢企的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就在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进口的谈判桌上接连“碰壁”的时候,在钢铁产品出口方面,我国钢企同样是身陷困境。我们用高价进口铁矿石,锻造成钢铁产品,然后以出口退税或减免税的方式,出口国外,但最后同样也是身陷逆境。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对产自中国的钢线材征收高达24%的反倾销税,这项决定甚至没有经过讨论便获得了通过,而根据规定,征收反倾销税需要27个欧盟成员国的批准才能实施。而在此之前,2008年12月,欧盟曾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征收5年最高达87%的正式反倾销税。
    中国是世界上的钢铁大国,但却不是钢铁强国。不仅我国钢铁产品的附加值远远低于我们的近邻日本,而且在铁矿石进口方面,我国钢企也是“扁担挑水两头塌”。
    在铁矿石谈判桌上的这种被动局面今年仍然还在延续。虽然对于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早在去年12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特别强调,“中国对铁矿石的定价应该有话语权,我们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了。”但事实表明,我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桌上的进展仍然不顺利。虽然以中国钢企为代表的铁矿石进口商提出了40%的降价要求,但最终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力拓方面签下的首发价是降价33%。尽管中国方面表示不会跟进;尽管今年还曝出了“间谍门”事件;尽管中钢协目前还没有在协议上签字;但种种迹象表明,中钢协最终接受降价33%这一首发价格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国内的不少钢企实际上已经接受了这一首发价格。中钢协死撑着不签字,无非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或者说是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失败。所以即便最后矿石商们稍作让步,那也是为了照顾中钢协的面子,但这种可能同样也很小。
    中国钢企沦为 “钻风箱的老鼠”,这实在是中国钢企的悲哀。尤其是中国钢材产品在欧盟的受挫,进一步凸现了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桌上的无能。因为市场在欧盟的手上,欧盟可以随意对我国钢材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但我们拥有世界上50%以上的铁矿石需求市场,而我国钢企却仍然任人宰割。
    中国钢企该为此好好反省了,至少中国钢企不该在铁矿石谈判桌上受制于人。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在铁矿石谈判桌上改变任人宰割的形象,也许在钢材产品的出口问题上,我国钢企的待遇也会有所好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