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大货车成了“公害”?

2009-8-29 15: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李卫卫
    最近一段时间,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大货车的“运动”在全国各地展开。面对这种“歧视性”待遇,不少大货车司机在无奈的同时也颇有些微词:“为啥老是动不动就对着我们货车开刀?天天这里限行,那里检查,遇到交警就像老鼠见到猫。就这样挣点辛苦钱容易吗?”
    对于长期关注物流运输市场,也关心卡车司机群体的笔者来说,听到这样的话,着实会为这些风餐露宿,在国内的畸形运价下讨生活的车主抱不平。
    但是,毕竟了解、理解货车司机这个“小众”群体的人并不多。在很多人眼里,被笔者同情的司机们立即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那些只知道多挣钱的大货车老板简直就是害群之马”、“你看看马路上那些肆意横行的大货车,人人见到都躲着走,谁不怕?”……类似的言论随时都能听到。尤其是在7.28北京特大车祸之后,这种民怨更加沸腾,一时间大货车和货车司机似乎成了“人民公敌”,人人见而骂之。
    其实,也怨不得大家如此愤怒。那场车祸的确太惨:一辆超速制动不当的大货车,冲过北京五环路上的中心隔离带,连撞对面3辆轿车,造成7死1伤的惨剧。3辆小车被撞得面目全非,现场令人不忍卒睹。
    而7条无辜鲜活生命的瞬间逝去,也是“诱发”全国性大货车治理的“导火索”。
    一些司机认为这辆超速车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是公众却认为,此次事故并非个例,相关部门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对不按规矩运营的货车严查严办,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此,笔者不禁要问:大货车和货车何以就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成了众矢之的?究竟是这个群体太“可恶”,还是他们背后也有诸多的无奈?
    在公众的口中,造成大货车频频出事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遗撒、超载、超速、抢行、疲劳驾驶。其中,又以两超和疲劳驾驶最为普遍,危害也最为严重。
    但是,如果你拿着这三点去质问那些货车司机,他们却也是满腹的委屈: “我们的命也是命。谁不知道超载、超速、疲劳驾驶危险。可是如果不这样,我们怎么多拉快跑?怎么挣钱养家糊口?”
    问题的症结似乎被集中在了“多拉快跑”上。不 “多拉”,一趟下来,除去路桥费、燃油费等成本,估计落到手里的只能是个 “负数”;不 “快跑”,一个月往返次数太少,还是没收益。
    看来,司机们多拉快跑的目的并非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是因为“贪得无厌”,而只不过是想方设法,不让自己手里的“挣钱机器”亏钱。
    也许又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只有多拉快跑才能挣到钱?标载、限速为什么就不能?只要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个货车司机,他一定会无奈地告诉你:“还不是因为运价太低?”
    于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就出现了:恶性竞争→运价太低→超载→运价更低→超的更多→危险增大→车祸时有出现。
    追根溯源到最后,一场车祸居然和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联系到了一起。这不禁让笔者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大货车治理的效果充满了担忧:担心它会不会像以往很多次的治理行动那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显一时之效之后,超载、超限、疲劳驾驶仍然死灰复燃,春风吹又生。
    在这里,笔者也提醒相关部门,在治理大货车,实施“堵”的同时,不要忘了从源头上加以 “疏通”——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物流运输环境。没有了恶性竞争,物流市场秩序得到规范,运价回升至合理水平,大货车也就失去了“闯祸”的土壤。大货车的“公害”生涯,或许才能真正淡出我们的视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