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合作谋未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扬帆起航

2009-8-29 0: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和东盟的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自贸区的建立带来了制度性保障,创造了开放的投资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将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平衡,包括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边境地区。 
    中国与东盟10国经贸合作正进入大发展时期。 8月15日,中国与东盟10国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进入倒计时。自贸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从2002年谈判开启到2010年建成,双方的辛劳和付出有了回报。各参与方的经济需要和利益动机是什么?经济或者贸易的最终受惠者百姓又将从中得到得到什么?此外,从中国的崛起或者说是和平发展的视角来看,意味着什么;对世界经济的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危急现实背景下,合作效能更被放大。这些都有必要做一番梳理。
    自由贸易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降低了贸易的门槛。以前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考量,人为地设定或者抬高了“壁垒”,现在把这些东西都“砍”掉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从贸易的规范到投资的保护,11个国家在同一规则之下进行,各方基于经济利益、运用理性进行经济交往。
    从整体上看,对国家来说,基于互惠的交往,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商品、投资市场,有利于各种资源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之下,进行更加优化的配置。在现实背景之下,对双方的优势互补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整体上增强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自由贸易区为双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贸易量的猛增将是可预见的。
    对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在4个月多之后,中国与东盟90%以上的贸易产品关税将为零。老百姓得到东盟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成本(或者价格)将会相对降低,比如说,东南亚的热带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将会以更加实惠的价格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还有以前百姓所热衷的东南亚旅游将会变得更加便捷和常态化。整个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竞相涌动,交往的机会将会空前地多起来。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当看到美墨边境等待穿越过境的庞大人流、物流时,我们同样惊讶于美加经济的交流、合作以及融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空客在欧洲内部的产业分工和优化,有理由让我们学习。当欧洲国家之间边界的地理标识作用逐渐模糊之时,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发达的交通,极其简化的出入境手续,人员流动的空前频繁,以及由此创造的滚滚财富。此外,各国之间可以通过区域合作的机制更好协调经济政策,对外以一个声音来达致利益的诉求。作为全球未来经济增长重心之一的东亚地区(包含东南亚),很有必要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区域经济合作补上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中国和东盟的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自贸区的建立带来了制度性保障,创造了开放的投资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将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平衡,包括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边境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 基于地利和历史传承方面的优势,“广东制造”在东盟市场前景广阔,这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来考量,更加佐证了合作之迫切和必要。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真正完成,对能源和资源的渴求是内生的。为保证经济的发展有稳定条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战略意义上的尝试和行动,而东南亚国家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缘之便,给了我们触手可及的供应地。东南亚的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林业等资源比较丰富。更加低廉的运输成本,长期的供应合同,将为中国经济的成长不断输入有营养的、效用更高的“血液”。在上游找油,和确保运输通道的安全对中国的稳定能源供应具有同样的实质意义。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某种意义上是能源供应的“海上生命线”。确保其安全和通畅就成了中国谋求能源安全必须解决的课题,而这离不开与东盟国家的沟通和协作。自贸区促成的更高水平的经济交往和融合将为此提供更多保证。
    基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东盟在一些问题有分歧,有矛盾。其中之一就是南海问题。这不仅关乎领土主权、更关乎利益诱惑。当一些国家在属于中国的海域欲搭起采油平台的时候,油气的可开采使得问题的解决变得复杂。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通过贸易和经济的溢出效应,基于利益的融合和认同基础之上的关系将有助于双方更加理性地解决问题,而不致于使矛盾激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对外开放、谋求经济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应该做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后,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对企业来说,打开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空间。现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走出去的机遇,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中国企业不仅应该从微观,细节方面做出应对,从了解降税的时间表,到对新规则的学习和适应,制定应对自贸区建设带来新变化的方案。更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长远规划,在更好“淘金”东盟市场的同时,以其为跳板,谋求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创造更加广阔的经济空间。
    一个经济体的成长需要广阔的市场和经济空间。中国东盟自贸区可以说是从“海陆并进”,现存的泛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北部湾经济合作等现有机制将被更好整合。经济上“裙带”关系和利益上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双方联合在国际上谋求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积极主动地主导和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过程,有利于中国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有媒体分析认为,大中华区经济(包括大陆经济(含香港和澳门经济)、台湾地区经济)的互动和融合,将会在塑造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体系的规制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将会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有更好的依托,梦想照进现实,中国和平发展前景无限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