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微客夹击农村市场 低速汽车转型成必然

2009-8-22 0: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没能拿到“汽车下乡”资格,这让很多低速汽车企业对市场前景有些悲观。轻卡和微客下乡会否加速其替代低速汽车的进程,低速汽车又将何去何从?
轻卡:是对手更似兄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轻卡产销量分别达到74.9万辆和74.4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4%和6.04%。轻卡的高增长是否源于抢了低速汽车在农村的市场份额?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并非完全如此。
从轻卡经销商处了解,由于起初轻卡需要换购才能够享受补贴,因此,“汽车下乡”对于轻卡的实际促进作用并不大。轻卡销量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油价走低和养路费的取消,一些农民在考虑购买运输工具时,为了进城和能上高等级公路,从购买低速汽车转而购买轻卡,这是轻卡给低速汽车带来的冲击之一。
但在广大的农村市场,依靠价格优势,低速汽车依然过得顺风顺水,轻卡下乡所带来的恐慌和压力并不大。其实,说轻卡是低速货车的对手,倒不如说两者更像兄弟。近几年,轻卡企业纷纷看中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仅积极开发经济型产品,下沉销售网络,更是千方百计地拿到低速汽车的公告资质,来满足消费者购车后上农牌的需求。作为轻卡行业老大的福田汽车,以及今年在轻卡市场上异常活跃的沈阳金杯,都拥有低速汽车的公告和产品,江淮汽车也在2007年拿回了久违的“五叶”低速汽车生产公告,使得新开发的好运系列经济型轻卡也有了双重身分。正是凭借着轻卡和低速汽车的双重身分,这些贴近农村市场的经济型轻卡才得以热销,并与低速汽车一争高下。
反之,在低速汽车的龙头企业中,时风、五征等都拿到了轻卡公告,也在向着轻卡生产企业转型。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数据的企业名录上可以看出,过去在低速汽车行业颇具威名的山东凯马、黑豹、唐骏欧铃、四川南骏等企业,都跻身到轻卡行业中来。
微客:真正抢饭碗的人
真正抢掉低速汽车饭碗的是微客。受到“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动,今年微客市场的表现可以用“好得不能再好”来形容,其热销程度甚至让生产企业出现了产能不足。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微客产品累计产销92.56万辆和93.55万辆,同比增长55.18%和54.46%。
“轻卡对于低速汽车的冲击并不明显,反而是‘汽车下乡’政策中对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极大刺激了微客消费,分流了部分原本购买低速汽车的用户,对于低速汽车销售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辆分会秘书长张咸胜说。
“的确,轻卡和低速汽车并没有在农村市场上起正面冲突,却同样受到了微客的冲击。”某轻卡企业市场部人士分析:“微客有几个特点很适合农村市场的需求,第一是客货两用,既可以拉货,还可以载人出行,随着微客越来越重视车内空间,使得车主的业务效率和收入都得到提高,越来越受到欢迎。第二是微客的质量明显高于低速汽车,价格大约在3万元左右,能够满足农村用户既实用又有面子的心理需要。第三就是微客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都下沉到县、乡一级。这三点加起来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微客增速如此迅猛的原因之一。”
低速汽车转型是必然
低速汽车既要面对轻卡“兄弟”的挑战,又要应对微客带来的压力。谋求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低速汽车企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低速汽车企业要向汽车生产企业靠拢。“界定含混不清的身分界定,不仅让低速汽车企业享受不到汽车政策的各项补贴,更让低速汽车和其他汽车产品的制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低速汽车要想发展,就要跟着汽车的步子走,否则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工具’,虽然符合中国国情,但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业内人士表示。
其次就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投入。“低速汽车要保持其价格低廉、皮实耐用的优势,但是也要逐步提高低速汽车在安全、环保、节能上的标准,加速低速汽车的发展进程,向其他汽车产品的标准看齐,最终与汽车接轨。”张咸胜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