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缝”经营到现代物流

2009-8-18 20: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文良 王斌
    从 “对缝” 到现代物流,从“货换货”到连锁经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刘福龙和他的万雄集团得以快速成长发展,经营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9年4月28日,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万雄集团董事长、总裁刘福龙健步走上领奖台,从省领导手中接过 “辽宁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如今的万雄集团已是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为 “中国优秀企业”、 “中国钢铁营销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但是其经历的过程却是曲折的。
一辆自行车搞 “对缝”
    “骑自行车跑一个多月,把沈阳市20多个钢材仓库的库存都摸清。写在大纸上,开钢材交流会时贴出来等买家来看。”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沈阳钢材贸易的真实写照。
    当时计划经济刚刚转向市场经济,从1993年起,物资计划调拨基本取消。 刘福龙就在这一年辞职下海,搞 “对缝”,每月工资200元。钢材一根两根地卖。
    当时企业现代流通意识很弱,很多企业库房里堆着无用的库存,却没有钱购进急需的钢材。刘福龙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寻找钢材买家,通过货换货的方式,赚了第一桶金。
改革开放带来大物流
    转机出现在1997年,全国市场经济特色越来越明显,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新型工商关系,发展现代流通,推行代理制试点。万雄集团先后成为包钢石钢等多家钢厂代理商,贸易方式不再是单一的 “货换货”或 “对缝”了。做厂家代理,拿厂家的货,卖完再给钱,买卖规模越做越大。
    随着现代流通的发展,在业务模式上,如今万雄集团对钢铁贸易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连锁公司的相继成立,贸易辐射范围更加广泛。
    当年 “一个人骑车自行车绕着沈阳转市场”,客户是找 “对缝”对出来的。如今,万雄以客户为中心,主动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万雄提出的 “自来水库存”模式基础上,帮助为数众多国有大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解决了采购难题,先后把国内外众多钢厂的资源引入了中国一汽、北方重工、沈阳机床等下游高端客户那里。
    据不完全统计,仅沈阳机床集团齿轮制造厂在万雄建议下改用石钢资源后,生产成本每月就降低了80多万元人民币,大大释放了企业活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