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鱼吃大鱼”的重组怪戏

2009-8-13 0: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闻晨报
   重组关键还是股权定价问题
   尽管在钢企整合的大潮中,国企的主导地位已成主流,但对于年利润超过50亿元的日照钢铁和 “当家人”杜双华而言, “坐等被吃”显然是被动选择。
    “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以国有钢铁行业龙头为主,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但在市场化操作下,重组的关键还是股权定价问题。”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勇表示,从今年发布的钢铁行业振兴规划中,可以注意到国家鼓励的是联合重组,即国企与国企之间的整合,这种方式更易于政府操作,市场主动性小,但如果国营钢企整合民营企业,中间存在股权定价问题,民营钢企要价可能更高一点。
    尽管国企收购民企不能 “强买强卖”,但民营钢企在环保、技术改造、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以及产能项目审批等方面没有国企来得便利,6月日照钢铁的一个产能项目遭到国家叫停似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孙勇认为,在国企主导钢铁行业的情况下,山钢重组日钢的关键仍然是一个股权价格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竞争力不能光靠重组
    山东钢铁集团 “叫吃”与通钢钢铁躁动,是目前中国钢铁业重组的具体案例。对照两种失衡,从中都可见到当地政府活跃的身影。日前有报道称,作为国有独资公司而且亏损的山钢集团,正在重组盈利较丰的日照钢铁,这通常理解为“国有化汹涌”。
    地方政府的钢铁振兴规划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产业链长而庞杂;另一大特点是,本地钢铁企业重组趋势明显,排斥外地企业重组本地企业。这种 “近亲结婚”和 “家长包办”的重组模式,可能会削弱优势企业竞争力水平。
    对山钢来说,重组日照钢铁是办法,也不是办法。 重组日照钢铁的目的必然是做大做强,扭亏为盈,使之发挥规模化效应。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之一是合并。但合并不应是政府操刀,而是市场竞争压力或企业利润最大化动力推动下,企业自己决策的结果,以大吃小。
证券日报
警惕 “拉郎配”主导兼并重组
    山钢 “迎娶”日照钢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明媒正娶”也好,“抢婚”也罢,看来是由不得日照钢铁了。不过,这桩资产重组的 “婚事”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值得商榷。
    山钢继把济钢集团、莱钢集团两大钢铁巨头揽入怀中后,又把并购的绣球抛向了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但是这台重组大戏的两位主角的境况颇是耐人寻味,作为省内同一行业的两家企业,一家是省属规模最大企业,另一家则是山东省内大型民营企业,目前位居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之列;一家是巨额亏损,另一家则是盈利丰厚。可以说两家 “门不当户不对”,贫富相差悬殊过大令这桩婚事的前景扑朔迷离。
    兼并重组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状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才是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根本目的。地方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应该简单地以行政意志干涉地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要保护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合法权益,维护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
北京青年报
“小鱼吃大鱼”的怪戏?
    2008年的3月26日,由济钢、莱钢、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设立的山东钢铁挂牌成立。
    山钢集团的成立,意在构建山东大钢铁产业格局。其成立之始,日钢被重组的命运便开始被纳入人们的想像范围,而此后山钢董事长邹仲琛在各种场合也从不直接否认这种可能。
    2008年11月5日,钢铁业整体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的日钢与山钢签订了重组意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签字仪式上,身为日照钢铁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的掌舵手杜双华并没有出席。这或许从一方面说明了此次整合背后的不简单,整合之路的不平坦。
    按照 “大鱼吃小鱼”的市场逻辑,被重组的日钢显然不能算作“小鱼”。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直言: “这是一场小鱼吃大鱼的怪戏”。
    但山钢将如何鲸吞日钢,由于今年6月,日钢成功在港借壳上市,约30%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使得这场 “重组几乎没有预期”。业内人士坦言,山钢重组日照钢铁还 “需要费一番大力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