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路”与“达标”

2009-7-4 17: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李卫卫
    目前,用 “条条大路通罗马”来描述现阶段我国轻卡行业的国Ⅲ实现方式,似乎也很恰如其分。“罗马”指的是达到国Ⅲ排放标准,而 “大路”则是指能够实现标准的技术路线。
    其实,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大路”的数量还仅仅只有三条。而一年过去了,通往 “罗马”的 “阵营”中又多了好几条 “小径”。
    虽说直到目前还有一些人对这些 “后来者”,能不能真正到达目的地存有诸多质疑,但是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却已经在两个月以前得到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
    这个被众多的国内轻卡以及轻型发动机企业视为重大转折点的事件,其实是源自工信部网站一则通知中的几句话:对国Ⅲ轻型柴油车产品,不划分典型技术路线。对原来属于非典型技术路线的产品,企业在申报公告产品时不必递交规定以外的技术资料。
    虽然看起来很简短,但是这几句话却传达了一个令众多国内轻卡企业都欢欣鼓舞的信号: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轻卡国Ⅲ技术路线的限制。而今后国Ⅲ轻卡也不再受典型、非典型技术路线的束缚。这也就意味着,以前被视为 “非典型”的电控VE泵、电控组合泵、电控分配泵三条技术路线将结束之前的 “不公正待遇”,开始和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和电控泵喷嘴三条典型路线 “平起平坐”。
    本来,实现国Ⅲ技术路线就不应该有主流非主流之分,但因为绝大多数国内轻卡企业将电控高压共轨等三项技术作为首选,再加上这些技术在欧洲也使用广泛,所以,它们就被多数人 “先入为主”的当做了 “主流”。
    但这些技术路线在应对国内排放标准升级中,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一方面,制造它们所需的共轨燃油系统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因为“奇货可居”,这些企业就在价格上迟迟不见松口,导致轻卡在升级到国Ⅲ之后成本陡增,价格非常不“亲民”,令众多消费者避而远之;另一方面,因为这些企业的产能有限,也致使大批量供货的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国内发动机企业以及轻卡企业的配套需求,很多企业的国Ⅲ轻卡产量长时间上不去。
    而这两大掣肘就像鱼刺一样卡在国内企业的喉咙。俗话说 “穷则思变”,很多轻卡企业开始找寻他途。于是,三条非典型技术路线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它们较主流路线更适合我国的产业实际和使用环境,但因为“出身”问题,却频频受到各种质疑。有人甚至称它们为 “假国Ⅲ”。但实际上,这三条 “非典型”路线不但通过了多次相关测试,采用这种技术的车辆在检测中也都达标。
    如今,相关部门终于为它们“正名”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
    其实,实施国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环保,只要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技术路线都应该被采用。企业也应该根据实际自由选择,而不应用 “典型”、 “非典型”之分。相信在未来,在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从中受益的除了轻卡产业,还有众多的消费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