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物流如何化“危”为“机”

2009-7-4 17: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赵沪湘
    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国外贸运输需求大幅下降,业务量急剧减少,使航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进入全面萧条时期。自去年10月以来,国际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累计降幅22%(其中,欧洲航线降幅高达44%)。根据Clarkson预测,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力增幅将达到11.8%的较高水平。由于供过于求相当严重,2009年集装箱市场可能会持续下行。
    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国航运物流业受到的冲击有可能不是短期性的,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因此,业界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最困难情况的出现。
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虽然我国航运物流业面临严峻挑战,但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我国航运物流业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航运物流企业而言,存在三大战略机遇,即政策机遇、网络化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机遇。
    (一)政策机遇
    第一,从宏观环境层面看,宏观环境趋暖对航运物流业的复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结构的产业政策、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出口的外贸政策、保持汇率稳定的外汇政策等。在上述政策下,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对航运物流业的回升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近期BDI指数的快速上涨就体现了宏观面的积极变化。
    第二,财税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等有利于稳定出口市场,为航运物流业带来转机。在国务院发布的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主要出口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里提出:“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增加企业出口信贷额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等;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出:“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减免出口部分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等;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6项措施稳定外需。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解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资金压力,提升物流速度,对稳定出口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相关部委的多项具体措施,从不同角度支持航运物流业应对危机。如财政部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航运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海关总署开始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整合,为航运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思路;交通运输部提出了 “支持港口一体化建设、促进航运产业转型升级”等具体措施等。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以及市场逐渐复苏,外贸物流和内贸物流均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第四,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适时出台,将会大大优化产业环境,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善物流企业生存环境,促进物流业升级;二是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三是有利于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高综合实力,改善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小、多、散、乱、差的产业格局,促进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对航运物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随着宏观环境趋暖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航运物流业面临的体制机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有望得到优化,对于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二)网络化发展机遇
    从纵向和横向综合的角度看,现今的物流业的专业化发展呈现显著的网络化趋势。一方面,以特定的储运对象为标志,如速递、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化工物流、工程物流等均呈现显著的网络特征;另一方面,物流各个环节如航运、快递、公路运输等在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过程中,也走向了网络化。此外,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如大江大河流域、大的三角洲、大型经济区和贸易区等,也出现了复合型、综合型的物流网络。
    可见,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航运物流业最重要的标志和特征。众所周知,网络经济的特点是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网络外部性,业务量越大、节点越多、服务范围越广,经济效益就越显著。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正在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加工基地,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全方位进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航运物流业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全球物流服务体系。随着服务的范围、品种、数量和空间的迅速扩大,中国各类物流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全球。
    当然,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航运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能逆转,航运物流业全球网络化的趋势仍在进行,具有全新业态的当代物流网络如快递、供应链物流、化工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及物流金融等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各类专业化航运物流企业也在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茁壮成长,尤其是拥有国内国际网络的大型航运物流企业的网络优势将日益突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不断增强。
    (三)产业升级机遇
    一方面,我国航运物流业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条件不断改善,为各项物流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同时,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联动发展局面正在形成。加工制造企业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内部物流业务将不得不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供应链物流将得到高速发展。同时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为开展战略竞争,客观上也需要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这对于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开展一体化集约化物流业务十分有利。
如何化“危”为“机”
    随着物流业态的网络化发展、物流基础条件的全面改善、生产制造和物流服务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我国航运物流业正在进入一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树立信心,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抓住三大产业发展机遇,积极调整经营发展战略,苦练内功,努力化 “危”为 “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结合产业实际和企业实际,建议我国航运物流企业采取以下五项对策:
    第一,大胆改革创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历史上的多次经济危机已经证明,危机期往往是技术变革期、企业管理创新期。企业只有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 “四大创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抵御危机能力,在 “经济寒冬”过后脱颖而出。
    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预计随着通信网络、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络的快速融合以及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一轮技术革命即将到来。届时,信息网络的大发展将使物流网络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物流将更加便捷高效。因此,航运物流企业必须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节点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的物流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网络化。
    在管理创新方面。物流服务的实质是为客户提供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即根据客户要求 “准时送达”。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活动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和节约物流费用。因此,物流服务不仅能够增加客户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微观效益,也可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流的管理活动,这就要求企业具有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随着物流网络的发展,对物流业务流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物流业务国际化条件下,航运物流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在精细、专业、特色、高效、新颖等方面下工夫,加强供应链管理、网络管理;努力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在业务创新方面。大部分物流服务属于生产性服务,随着物流网络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物流业务属于生活服务。物流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均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航运物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根据客户要求,努力进行业务创新,在完善技术装备和物流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进行品牌建设,以质优价廉和多种多样的服务品种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与国际一流物流企业相比,我国航运物流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调整和转折时期,我国航运物流企业应努力向世界一流航运物流企业如联合包裹公司、马士基公司等为标杆,认真寻找差距,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变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母子公司体制,从全网络、全业务运营的角度梳理管理流程,实现集约化一体化运作。
    第二,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管控能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航运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复杂。无论是内部整合进行集约化经营,还是对外并购进行规模化扩张,都要求航运物流企业应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整体管控能力。风险管理应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全覆盖。通过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增强专业化、系统性的管控能力,以从容地应对危机,赢得发展。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一直把风险防范提升到战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切实抓好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原中国外运集团制定并实施了 《中国外运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规划》,建立了风险管理组织保障体系和策略体系,重点加强了对信用、投资、合同、业务、行业等风险的管控,初步建立了以信用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由于风险管控方法科学、措施到位,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较好地规避了金融衍生品风险,有效地降低了财务风险。
    第三,抓好增收节支,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 (包括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下属的各类物流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底子薄、利润薄 (不像垄断企业财大气粗),往往只能靠过紧日子和精打细算赚取利润。在当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航运物流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努力控制成本和管理费用,多攒一些钱,储备好过冬的干粮;同时积极进行 “危”中寻“机”,把钢用在刀刃上。
    国务院国资委一直对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高度重视和关注,从次贷危机暴发后,李荣融主任就多次告诫中央企业要 “捂紧钱袋子”,“准备过紧日子”。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2008年,原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率先两次缩减总部的管理费用,在去年的复杂情况下,实现了降本增效。同时,严格管理各类投资项目,杜绝盲目投资。目前,新集团负债率较低,现金流充裕,资产质量良好,在十分严峻的经营形势下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第四,强化资本运作,增强发展后劲。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都表明,发生经济危机的时期往往也是产业调整升级、企业整合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也正是“危中寻机、转危为机”的内涵。航运物流企业更要抓住这样的机遇,积极进行资本运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积极融通资金,针对核心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重点地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与人才结构,完善核心产业基础设施,加强重要节点建设,为新一轮的发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行业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航运物流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是航运业,存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非常大。为克服行业景气周期影响,在行业低谷期能够生存和发展,航运公司除了控制好风险,量力而行,进行稳健经营外,必须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积极进行资本运作,通过上市进行融资,利用社会资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原中外运集团一直高度重视资本运作工作,中外运股份公司、中外运航运公司都是在行业上升周期完成的境外上市。由于募集了充足的资本,两大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目前中外运航运公司是业内现金流最充足、经营绩效最好的企业之一。
    第五,建立合作联盟,实现共赢发展。
    从广义上讲,航运业是物流业的一部分,两者 “不分家”。在经济萧条期,航运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航运物流企业与大货主企业都应通过抱团取暖、共享资源,走联合发展之路。即使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各大航运企业之间、综合物流企业之间,也应提倡竞争合作,共渡时艰,走共赢之路。这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都与大货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运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去年以来业内进行战略合作的力度显著加大。例如,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和首钢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合资航运公司,从事沿海和东南亚地区的钢材成品等货物运输业务;中远物流与广东核电工程公司在京签署了福建宁德核电一期工程、广东阳江核电一期工程物流总包合同等。原中国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也一直十分重视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先后与中国石化集团、中化集团、武钢集团等数十家中外大企业签订了中长期的战略合作或者物流合作协议,与天津市、中部六省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或者物流合作协议,有效地推动了与各大企业之间、与地方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双赢发展。
    (根据作者讲话稿编辑,未经作者审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