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 顺势而为

2009-7-4 2: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黄世益
    在本轮经济风暴侵入我国之初,业内一些专家预言,钢贸行业在本轮危机中将得到洗礼,将有60%~70%的钢贸企业被淘汰出局。事隔半年之后,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难道没有钢贸企业被淘汰吗?有的,但仅仅是个案。笔者把它说成是个案,因为在每个年份里都会有一些企业倒闭。前不久,笔者曾采访了周宁上海商会会长周培建,此观点得到了他的认同。他说: “去年11月份以来,周宁商会召开了数次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危机的策略,尽可能地把危机带来的伤害降低到最小。”或许正是由于钢贸商在商会的引导下采取了应变的措施,才使得极大多数的钢贸企业度过了淘汰关。
    我用这样的方法撰写本文的导语,不是说业内一些专家预言的荒谬,更不是说他们的推论毫无道理。笔者只是想表明,市场是变化着的,如果钢贸企业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的话,将有60%~70%的钢贸企业被淘汰出局;如果企业能够顺市场变化趋势,采取可行的变化手段以应对,那就会出现与预言不一样的结果。
    那么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自去年6月份以来,上海钢市需求减缓,使得从事钢贸行业的企业受到生存压力的挑战。钢贸企业中,特别是来自福建周宁地区的企业家普遍感到生意不好做。据说来自周宁地区的钢贸企业占上海钢贸企业的70%左右,钢材零售占到90%的份额,批发占到70%的份额。宁德上海商会秘书长肖志颽告诉笔者:闽东南是全国沿海线最长的地区,也是我国沿海最贫困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闽东人开始走向全国,成为福建帮中一支主力军。以周宁县为例,这个县人口有20万,其中有6万人在上海从事钢贸生意。目前,上海有前店后库式钢材现货市场40多家,极大多数都是周宁人操办的。上海是钢材流通的集散地,但是总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因此,这么多的钢市集中在上海一个点上,就出现各个钢市生存情况不一的局面。为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少周宁钢贸企业就以上海为跳板,在上海周边地区的江浙两省复制上海钢市的模式。近两年里,他们在上海周边地区搞了20多家的钢材市场,使上海钢贸的触角伸到了天津,在那里办了五六个钢材市场;也有在广西北部湾兴建钢铁物流园区的,有的还在西安、四川等地筹划钢材市场。
    上海钢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因为在上海一个点上谋求发展空间有限,就出现了周宁钢贸企业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的趋势。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变化,上海钢贸企业从整体上来说前景无忧。
    在上海钢市模式复制到江浙两省乃至全国各地后,将给上海钢贸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肖志凯秘书长首先提到了困扰上海钢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他说:上海钢市复制到各地后,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了与各地的合作,拓宽了融贷款的渠道。由于这些钢市都是从上海走出去的,根还在上海,融贷款渠道增加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海钢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是一。其二,钢贸企业从上海走向全国各地区,上海成了各钢市信息汇总的大本营,便于快捷地采集各地有效的信息;便于整合后制定以变应变的对策,降低了行业风险。其三,通过有效整合可降低采购、销售中的物流成本,减少部分仓储环节,增加挖掘第三方物流的潜力。最后,钢贸企业通过钢市这一平台可以共享资源、互帮互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行业整合的模式。
    上海的钢市局面正在发生变化,这是不是应对目前金融经济危机中出现最好的变化?最好的不敢说,合适的就好。环境在变化,选择合适的对策,就需要以变应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