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产业载体健全产业体系

2009-7-28 10: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昆山。这个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和上海的关系可见一斑。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苏州市下辖的6个县中,昆山的经济总量排名最后。1984年开始,昆山自费建设工业小区,创办了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1992年8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如今,昆山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三大主导产业。去年,昆山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工业总产值331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2300多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70%。

  “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是通过开发区来带动的。”昆山市委书记、昆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国华说。

  我们在昆山,可以感受到开发区的发展对这个城市的影响。2008年,昆山开发区的工业产值和新增注册资本分别占昆山全市的60%和38%。去年,昆山的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年产能分别达4800万台和152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40%和15%。

  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昆山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了由农业县向现代工商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一个在苏州排名末位的农业县,发展成了全国百强县(市)前茅,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一个不断创造优势的产业园区

  “我们不断往产业链的上游攀升,也尽可能多地将生产性服务业留在了昆山。”从自费建设工业小区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在不断创新产业载体。

  从一个自费创建的工业小区发展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经历了四个阶段。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顾剑玉说,每一个阶段,昆山开发区都在根据产业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产业载体。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昆山在县城东面3.7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自费开发建设了一个工业新区。当时很多城市的开发区都远离城市,昆山的工业新区靠近县城,可以便利地借助老城的配套。

  当时内地一些“三线”军工企业实行军转民生产,昆山引入这些“三线”企业,同时积极承接了上海老城区转移出来的工业企业,奠定了昆山最初的工业基础,培育了昆山最早的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者。

  从1991年开始,借助上海浦东开放开发的东风,昆山开发区提出服务浦东、当好配角、错位发展、打时间差的发展思路,开始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负责招商的干部直接守在了上海虹桥机场。这个阶段,大量外来资金涌入昆山。

  第一家投资千万美元的企业来了,捷安特、樱花卫厨、六丰、统一等一批知名品牌纷纷到来。1992年,昆山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外来资金开始成为昆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沪士、仁宝、南亚以及富士康等电子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引进,一大批中小配套企业落户昆山,一个较为完备的计算机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传统产业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开发区开始思考应该做什么?”顾剑玉说,昆山开发区根据全球产业发展的情况,找准了电子信息产业。

  为了实现大进大出,快进快出,1997年底,昆山向国务院申请创办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份,全国批准了15个出口加工区,在这首批15个城市中,昆山是惟一的县级市。2000年10月份,2.86平方公里昆山出口加工区完成七通一平,海关、商检系统全部进入,成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仁宝、纬创、神达等6家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全部引进,带来了昆山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出口加工区的建立是昆山开发区进入提升发展阶段的标志;以龙腾光电的成功运营和光电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为起点,昆山开发区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

  “在发展动力上,由依靠外资带动为主向内资外资竞相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在空间布局上,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张国华总结了昆山开发区形成的新格局。

  2003年,昆山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以光显示、光照明、光能源为主的光电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在巩固电脑整机制造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向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延伸发展。除光电产业园外,以笔记本电脑代工和物流为主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以精密机械生产为主的精密机械产业园,以科技创业为主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以总部经济为主的企业科技园和汽车产业园等9大园区也全部建立,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服务。

  “通过这些功能性园区以及海关商检的快速通道,厂商逐渐开始把分拨、物流放在昆山,我们不断往产业链的上游攀升,也尽可能多地将生产性服务业留在了昆山。”顾剑玉说,昆山开发区的发展,体现了昆山人的超前意识。

  一个影响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从确认笔记本订单开始,到备料、生产、通关、空运上飞机,这一过程可以控制在29小时内。”以昆山为圆心,50公里区域内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生产。

  “我们开始依托现有的主导产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针对产业链上的缺项去引进项目。”张国华说。

  在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公关部的沈洁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引进龙腾光电公司是昆山开发区电子产业从终端产品组装往上游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园区补足缺项、提升产业附加值的一大举措。

  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在昆山开发区已经高度集聚,上下游共900多家企业,却惟缺CPU和面板生产,而这两者占了电脑总价值的七八成。

  昆山开发区开始思考立足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资本、技术、人才的整体引进,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光电产业中的平板显示成为主攻目标。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平板显示器主要用于电脑和电视,电脑整机组装在长三角地区的集聚效果非常明显,终端产品、组装基地都在这里。”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副总经理李韶午认为,昆山开发区的光电产业已经具备了向上游发展的条件。

  2005年,首期投资6.99亿美元的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建成,成为专业生产笔记本电脑面板的厂商。龙腾光电公司生产的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面板、17英寸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自主研发的14.1英寸笔记本电脑面板,可以为众多彩电和笔记本厂家供货,大大提高了面板的供应自给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国内的平板消费市场占全球30%,终端组装占80%,但供应量只占全球面板总数的不到8%。”李韶午说,“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龙腾光电项目我们谋划了5年。”顾剑玉说,龙腾光电的成功运营和光电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标志着昆山开发区进入了主导产业核心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龙腾光电开始满负荷运作,月投入玻璃基板11万片,年产笔记本面板超过1200万片,成为全球排名第十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项目入驻。

  “我们的原材料有素玻璃、彩膜、液晶、背光源、驱动芯片,这些原料厂商都希望尽可能地贴近市场,龙腾一个月11万片玻璃基板的投入量对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对原材料厂家很有吸引力。”李韶午说,上游的背光源生产厂商正与园区洽谈落户事宜,彩膜厂家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引进,由精成科技提供的电路板已经完成了园区内的配套。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动,大大带动了液晶平板显示器的需求。液晶面板进口有5%的关税,在本土生产的龙腾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正因为需求最大的增长区域在中国,这个产业的上游企业都希望进入国内配套。”李韶午说。

  “目前,昆山光电产业的完整体系是华东电脑产业和电子资讯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钏告诉记者,“仁宝从确认笔记本订单开始,到备料、生产、通关、空运上飞机,这一全过程可以控制在29小时内。”

  以昆山为圆心,划一个半径50公里的圈子,全球5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在这里加工生产,昆山的产业集聚作用开始体现。

  一次引进自主品牌的跨越提升

  引进自主品牌,让零部件厂商与各大整机厂商组建产业战略合作联盟,稳定供需关系,形成本地化的采购体系,这对外资为主的昆山开发区又是一次跨越提升。

  为什么选择昆山?来到昆山的投资商常会被问及这个问题。

  仁宝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笔记本代工企业,总经理陈国钏说,1996年,仁宝公司选择在昆山投资建厂,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产品海运和空运的比例是6:4,需要有海港、有国际化的机场、有腹地,而昆山正符合以上要求。”

  但今天,要巩固现有产业基础、增强昆山开发区的竞争力,还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方式,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昆山开发区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订单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在展会中抓一批订单。”张国华说,昆山开发区通过让零部件厂商与各大整机厂商组建产业战略合作联盟,稳定供需关系,引进整机厂商到昆山投资,形成本地化的采购体系。

  今年5月26日,“2009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峰会”在昆山召开,国内各大计算机整机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和芯片、液晶面板、显示器、硬盘、电源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部分国外计算机整机厂商与会,共商推进产业协作大计。

  “我们还将召开汽车产业峰会、平板显示产业峰会,最大限度增强企业之间的联系。”顾剑玉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园区内以欧美市场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受到冲击,汽车零部件厂商的业务量有所萎缩。通过邀请上汽到昆山召开供应链峰会,昆山开发区内为欧美市场代工的汽车零部件厂家开始与上汽等品牌厂家有了联系。

  整合园区内企业资源构建产业联盟、召开产业峰会增强上下游联系,这些都是昆山开发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此外,外资企业占了重头的昆山开发区还开始将目光锁定自主品牌,通过引进自主品牌的整机厂商来延伸产业链。

  2009年2月28日,康佳集团在昆山举行液晶模组厂开工仪式,投资约8.86亿元建设的液晶模组基地正式落户昆山。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厂商开始嵌入供应链条,昆山开发区的光电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康佳进来,原因有二。其一,园区内的龙腾光电可以生产大尺寸面板,门对门供货以降低成本;其二,我们有产业联盟,有稳定的供应链。”顾剑玉分析道。

  “不仅是一个康佳,我们还应该趁热打铁,把国内品牌厂商做热。”李韶午给出一组数据:国内市场上,3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国内品牌有70%的市场占有率,26英寸以下国有品牌占了100%。今后,国有彩电品牌厂商将成为龙腾光电公司重点发展的客户。

  “现在,昆山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今后,还可以把昆山变成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李韶午说。除了康佳外,昆山开发区还正在与一些品牌彩电厂家洽谈,通过让自主品牌厂商嵌入产业链,建设彩电产业集聚区。

  “品牌整机厂商相邻投资发展,龙腾光电等计算机核心部件制造厂商和其他厂商配套,这种本地化的采购体系可以大幅降低经营成本。”张国华说,自主品牌企业向上游研发延伸,制造企业向品牌营销阶段递进,为区域内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机遇,也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全面引进自主品牌,这对昆山开发区来说,又是一次跨越提升。(记者 陈莹莹 李佳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