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钢厂复产,是回暖还是风险?

2009-7-25 3:0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西本新干线工作室四夕
    随着去库存化的结束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对钢材需求的拉动,国际钢市出现复苏迹象,而6月份以来,钢价更是加速上涨。如此之下,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减产或是停产后,近期,国际钢厂逐步恢复生产。
    国际钢铁协会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环比增长了4.1%至9980万吨。亚洲表现不一,日本的产量环比增长了6.4%,但是,韩国却环比下降了5.9%。印度产量环比也下降了3.2%,但是,年比却增长了5.7%。但是,增加最为明显的还要数中国市场,上半年,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25880万、26658万、31648万吨,分别增长了5.6%、1.2%、5.7%。6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到了4942.5万吨,日均产量为164.8万吨,环比5月份增加了9.9%,同比增幅则为6%。无论是总量还是日均产量,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各国钢厂开始复产。安赛乐-米塔尔比利时根特钢厂即将复产,蒂森克虏伯板材开工率已达到80%,俄车钢全面提高产能利用率,美国纽柯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可能达到60%等等。
    这说明钢材市场已经触底复苏,但仍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需求回暖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而目前的产能释放,后市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7月17日,美国金属服务中心协会 (MSCI)公布,2009年6月份,美国和加拿大金属服务中心钢材发货量持续下滑,但降幅低于5月份。6月份,美国金属服务中心钢材发货量约为246万吨,比2008年6月份降低了41.8%。上半年,发货量总计为1480万吨,同比降低了43.9%。从数据来看,需求虽然略有好转,但并不能盲目乐观。
    再来看国内市场,7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钢材进口量为163万吨,同比增加了38万吨,增长了30.4%,环比减少了两万吨;钢材出口量为143万吨,同比减少了379万吨,下降了72.6%,环比增加了8万吨。
    从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6月份仍然没有摆脱净进口的局面,虽然环比增幅有所减少,但是,随着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后期净进口的局面还将持续。其次,随着海外钢厂开工率的恢复,将满足逐步好转的国际市场,虽然6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我国钢材出口竞争力略有增强,但是,后期市场仍然不容乐观。由于目前一些国际钢材价格仍然低于国内市场,部分钢材进口大国多转向其他国家进口,而减少中国钢材的进口量。
    再来看出口价格方面,7月17日,中国8月份交货的热轧板卷FOB价格为520美元/吨。日本联合钢厂向中国台湾轧钢厂出口的7~8月份发货的热轧板卷报价为500美元/吨(FOB),这一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仍然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
    同时,较大一部分海外钢厂产能的恢复是为了满足出口需要,并不是国内市场复苏导致的复产。如,由于出口需求增加,俄罗斯谢韦尔钢铁公司(Severstal)计划7月末将Cherepovets 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从75%增加至80%,此外,Cherepovets钢厂的粗钢年产能为115000万吨;并且,该钢厂将会满负荷生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国内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内与国际市场仍然存在较大价差,而海外钢厂的大量复产,将会有更多资源流入国内。而在国内产能本就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海外资源的大量流入,或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