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重在出"新"

2009-7-24 18: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浙江经济》,20多年良师益友。他紧贴浙江发展改革实践前沿,探寻经验与规律,求索宏谋良策,给人启迪,给人智慧,给人力量。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忝立其中深感荣幸与职责。期盼他根植浙江,汲取八方养分,为浙江发展谱新篇章,献新成果,上新水平!值此之际,我想就当前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谈一点想法,与大家一 
起探讨。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是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体系,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优化的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在全球产业和城市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际分工收益,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要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在出"新"上做文章,强化三个着力。 
(一)着力培育新产业 
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是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奠定浙江未来10-15年发展基础。浙江产业结构的弱点是支柱产业以传统轻加工为主,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少,本省产业链短;在全国重化工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抓传统轻加工优势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并重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会有一定发展空间;但由于商务成本、市场区位、比较优势等因素决定了保持优势的时间将比较有限,对结构升级作用有限,中长期效益有限;继续走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将难以为继。必须着力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培育战略性新产业首先是强化先进制造业(含高新技术产业),应把更多力量放在发展符合工业结构升级要求、且浙江省尚还薄弱的高技术类和装备制造类产业领域,加快产业创新步伐。战略性新产业选择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具有良好的培育基础和潜在优势。尽快培育一批单件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尽量在省内拉长高附加值的配套产业链,先抓龙头。 
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可以五个方向寻找重点。从抢抓世界产业革命新趋势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机会出发,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在掌握产业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产业化上取得较大突破;从培育高单件价值终端产品,形成省内高价值的紧密产业链出发,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制造和造船业;从发挥港口、深水岸线优势和保障下游产业原材料稳定供给链出发,发展石化产业和钢铁产业等临港工业;从切入国内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工实力、替代进口装备出发,重点发展以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信息装备、数控机床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替代进口装备培育高性能轻工机械装备,尽力尽快形成高价值的终端装备产品,并配套发展精密轴承、精密模具、紧固件、特种泵阀等相关基础件和通用件等产业链;从丰富的海洋资源出发,积极培育海水淡化、海洋能源、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态修复等海洋新兴产业。 
在发展上述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先进制造业某种程度上是服务化的制造业,纲举才能目张。发达国家每1元现代制造业增加值,相应有1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其主要原因在于有发达的、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撑。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制造领域向成套工程服务转变,成套工程制造产值相当于机械产业产值的80%;西门子公司销售额的1/3来自于工程成套、备品提供和工程服务;IBM公司将PC制造转给联想,自己则投身于制造服务。在工业化后期,目前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上述先进制造业上。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另一途径是要结合城市化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转型、块状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创意经济、网络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经济、空港经济、楼宇经济、孵化器经济、教育培训经济、会展经济、专业市场群等高智力、高增值、强辐射、低物耗的城市新兴经济业态。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也是我们潜力产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