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产”棋谋镇海港

2009-7-16 23: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协商
    北纬30度,地球上一条最富活力的纬线,在她与中国漫长海岸线连缀的接点上,正迎来一次新的机遇。
    近日,浙江物产集团与宁波镇海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手推进宁波 (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建设,目标直指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其中包括年交易量300万吨、交易额120亿元以上的钢材贸易中心,年300万吨以上的集煤炭中转、加工、分销、配送于一体的大型港口配煤基地。
区位优势明显
    镇海港是我国第二大港——宁波舟山港重要组成部分,拥有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是我国最大液体化工码头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镇海炼油厂、镇海发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开始在此落户,目前已成为浙江大工程单位最集中的国家大工业基地。
    伴随着物流业的日渐兴起,镇海港的转型也迫在眉睫。 “打造 ‘升级版’的港口现代物流业,是镇海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宁波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表示,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即将通车,镇海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中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要加快建设港口现代物流园区,促进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现代港口体系。今年1~4月份,全区港口物流业投资4.2亿元,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5.9%。
    作为港口物流业的重要节点,专业市场迅速崛起。该区依托港区液化品、煤炭、钢材等大宗主力货种的优势,大力发展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形成了液体化工、煤炭、钢材、金属再生资源等6大专业市场,进场企业达600多家,去年交易额达305亿元。
    一批重点物流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已开工建设,物流信息商务港项目、粮食储运加工配送中心、食盐储运加工配送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在现货交易的同时,各市场还积极运用信息化和电子交易平台提升规模和档次。液体化工交易市场率先建立电子信息平台,中国液体化工交易网正式运营,成功实现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的转化。
    此外,宝钢也在镇海区设立了宁波镇海分公司,开展钢材贸易业务。五矿、中钢等央企也正在与枢纽港管委会洽谈合作项目。
打造区域资源配置中心
近水楼台先得月,浙江物产从去年开始,便与当地政府就合作进行了接洽,正在建设的首钢浙金剪切加工项目是其在物流枢纽港投资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从事钢材的贸易、剪切加工、物流配送,目前一期加工中心已完成,公司即将运作。
    今年年初,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镇海物流枢纽港总体规划,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5月份,浙江物产董事长胡江潮亲自率队前往镇海港考察调研,并与镇海区政府领导多次沟通磋商。
    在6月8日举行的 “第十一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 (简称 “浙洽会”)镇海分团项目签约仪式上,浙江物产集团公司总经理孟伟林与宁波市镇海区政府正式签署了 《关于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 “政府主导、政策配套、项目落实、企业运作、市场推进”的原则,依托浙江物产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区域集成运作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共同参与镇海物流枢纽港的规划建设。合力推进钢材交易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港口配煤基地发展,以商流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商流,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资源集聚。
    “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培育,将镇海物流枢纽港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大宗货物现代流通新业态和港口现代物流服务示范区。”浙江物产项目负责人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