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县“四化”引领交通科学发展

2009-7-15 11: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莒县交通局把四化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线,坚持围绕形象抓提升,围绕管理抓规范,围绕服务抓文明,围绕通行抓畅通,围绕便民抓设施,打造了“让交通行业更文明、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行业品牌,促进了交通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莒县交通局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交通行业、省级文明机关、全省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十佳文明机关等众多荣誉称号,今年5月26日,又被莒县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问计于民,做好发动文章,全面启动四化管理。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征求意见,归纳整理了“管理理念要创新、职责履行要全面、执法行为要规范、服务质量要提高”的工作思路。把四化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四化管理工作办公室,设立联络员,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从工作进度、内业资料、工作细节等方面,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使四化管理工作常推常新、保持活力。充分利用交通网站、新闻报刊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干部职工参与意识,使四化管理成为自觉行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带着问题“走出去”,不拘一格“引进来”,以更宽阔的眼界、更灵活的手法,迅速在全局启动四化管理工作。 
  四动并举,做好结合文章,全面实施四化管理。工作中,认真做好结合文章。抓好示范带动,采取“以点带面、点面互动、上下互应、内外互融”的办法,确定试点单位,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变个性亮点为共性优势,变局部典型为面上推广,实现遍地开花。提高服务拉动,着眼于提高“三个服务”能力,扎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开展“科技支农到村头”活动,无偿提供道路测量、规划、设计和监理服务。同时,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分期分批对“三员”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一门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承诺办结”。全面实施服务零距离、工作人员去向告示制等20项便民措施,采取上门年审、预约服务等举措,帮助运输企业制定规划、优化经营方式,培育壮大运输产业。设置计算机自助查询系统,开通服务热线,为群众架设“不夜交通”;凝炼文化推动,利用办公楼的公共空间,建设以四化管理、行业文化、廉政文化等为内容的文化走廊,开展“五型学习创建”、素质教育年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活动,改进行业作风、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按照“文化深化文明,品牌彰显品位,创新促进创建”思路,总结提炼行业目标、行业宗旨、行业道德,创造性地提出行业理念识别、行业行为识别和行业视觉识别系统,充实“让交通行业更文明,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服务品牌,实现了“以文化力提升管理力”目标;健全机制促动,坚持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的原则,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了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管理新机制。同时,将工作的执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与评先树优、绩效奖惩挂钩,调动全局四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选准载体,做好创新文章,深入推进四化管理。创新四化管理“执行载体”,以电子“四化” 
  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工作再上新水平。成功开发运行“交通四化管理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台账式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开展了“阳光交通工程”活动,开发设计了一套集交通业务、电子监察、协同办公于一体的电子政务系统,打造了一个事事能处理、人人能上线、处处能办事的电子政务工作平台,提高了交通机关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设计了网上电子监察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并网运行,实现了在线电子监察,使决策环节、执行环节、监督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在重点部位设立视频监控点,对对外服务窗口进行远程视频图像监控,同步录音录像,实现实时视频监控。 
  注重实效,做好转化文章,推进交通科学发展。四化管理的深入实施,改善了交通管理的方式方法,履行了为民、利民、便民宗旨,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开展。以实施四化管理为动力,上下同心,同频共振,狠抓落实,交通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交通建设管理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目前,全县硬化农村公路达1840公里,建设大中桥梁150座,行政村硬化路通村率达98.5%,解决了80万群众交通难的问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实现了“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养”,乡镇交管所全部实现了集农村公路管养、农村客运、农村货运和交通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起了服务群众、执法为民形象,完善了执法责任制和廉政承诺制;围绕市际高速化、县际便捷化、城乡公交化、服务人性化的目标,加密线网、延伸线路、增加运力,完善客运网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通过健全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每一名干部职工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熟练掌握四化标准、认真践行四化管理,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升,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