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双政策”三大挑战: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困境

2009-7-13 16: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决策层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过去了,实践已经证明,"双政策"是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将坚定不移地实行下去。但人们同时注意到,在"双政策"实行的过程中,也凸显一些难点,面临一些挑战。 
  
投资——地方政府关闭大门
  
民间资本普遍观望 
  
作为"双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宣布实施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而衡量这一计划是否取得预期效果,除了这些投资的进度、质量和有效性外,更为关键的在于,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民间投资。 
  
来自民间资本强省浙江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的政府主导性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而民间投资只有个位数增长,为8.2%。 
  
浙江的境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综合目前各地的投资数据,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政府投资的快速增加。在全部投资增加额中,政府项目约占其中的一半。在中西部的不少省份,政府投资更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这意味着,在政府项目投资高潮的背后,庞大的民间资本启动迹象还不明显,需要撬动的目标尚未实现。 
  
"受经济前景不明朗、生产订单不足、产能普遍过剩、工业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投资谨慎,观望情绪相当普遍。"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在调研中均发现了这类现象。 
  
而在更多地方,一些政府部门的观念也在客观上阻碍着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启动前,不少地方的市政、水务、园林、环卫等公共服务部门明确表示出"欢迎民间投资加入"的善意,但随着"双政策"的实施,获得了政府投资支持的这些领域"迅速变脸",纷纷向民间投资者关闭大门。 
  
"这些现象暴露出,当前民间资本仍然没有很好地进入到社会生产领域中去,民间资本还没有太多赚钱的机会,这是当前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必须要关注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指出。
  
信贷——推动股市楼市"虚热"
  
应切实加强流向监管
  
今年年初,有关方面在确定全年5万亿元信贷资金的增长目标时,还认为"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出乎了业内人士的预料:前5个月,银行新增信贷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到6月底时,新增信贷资金已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是2007年信贷增量的两倍。
  
与银行放开信贷闸门"结伴而行"的是,一度低迷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双双进入快速攀升回暖的通道。中国A股市场半年内股指上涨超过60%,而每天动辄两千亿元以上的天量成交额几乎成为常态;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不少大中城市,房地产商们纷纷斥巨资"跑马圈地"的景观又开始频频上演,地价、房价纷纷走出低谷,向上攀升。 
  
"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经济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虚热’。"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遭遇着信贷资金外溢的挑战。
  
对此,人们普遍认为,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还不够稳固,国内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资金流向的监管。
  
通胀——通缩压力未完全解除
  
"应对必须长远一些"
 
警惕通货紧缩的说法还没有结束,最近一段,关于通胀来袭的争论又不绝于耳。一些经济学家大胆作出预测,"市场充斥如此多的资金,通货膨胀很快袭来也在情理之中。"
  
但有更多的人则认为,近期并无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国内今年不会出现通胀,真正应担心的还是通缩。他指出,当前有两个因素会遏制通胀的出现:一是产能过剩会有效阻止通胀的出现,全年物价水平还会保持在低位;二是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根据失业率和通胀率成负相关关系来判断,通胀不会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出现。 
  
一系列经济数据也表明,非但看不出通胀的踪影,甚至通缩的压力也并未完全解除。 
  
不过,从通缩之说,到通胀之忧,争论的背后体现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政策调控的两难处境。"如果收紧信贷,可能断送经济趋好迹象,但如果持续高投放,又会给远期通胀埋下伏笔,未来货币政策调控之难可想而知。"央行一位负责人说。 
  
世界经济的恢复增长是复杂曲折的,国内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密、更加长远一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指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