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业危情录:出口拯救不了过剩产能

2009-6-6 14: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亚彬 刘艳
    一波未平,一波又来侵袭。5月29日,美国再次对中国钢材出口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大棒。
    “一听见反倾销这个词我就头痛,来自美国的客户现在成了惊弓之鸟,早就不敢来中国下单采购了。”山东汉子张光说话很爽快。
    他们是山东一家规模较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张光说,今年以来,签约的出口合同量同比减少了一半以上,而比这更糟糕的是,他们执行的这些合同大部分是去年四季度合同的继续。
    在我国成为钢管净出口大国后,钢管出口迅猛增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产品就是钢管,计16项,所占比重达38%。2009年4月28日,美国对我出口其油套管正式立案进行“双反”调查。
    据了解,一旦立案,这将成为我国遭遇的最大规模的反倾销案件,涉及约50个税号、212家中国供应商,“国内各省几乎都涵盖到”。
    “如果美国双反胜诉,则今年出口美国油套管同比将减少近210万吨,这无疑给今年钢管出口雪上加霜。”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秘书长孔令铭告诉记者说。
    当前,众多像张光一样的钢管生产企业正在成为出口形势转变阵痛的最终承受者。
    而出口环境的恶化仅是一个表象,更为严重的是钢管行业过高的出口依赖程度及产品的结构性过剩。
  产品出口依赖性强
    据本报记者调查,大多数企业遭遇了与张光一样的尴尬:进入2009年后,签约的出口合同量同比减少了一半以上,有的合同甚至撤消了。
    “一季度的161.42万吨出口量中大部分是2008年四季度合同的继续执行,从出口钢管的平均价格可以印证这一点。”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秘书长孔令铭说,一季度出口价格远高于上年同期平均价格,而接近上年四季度的平均价格,这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大跌的现实是不符的,进一步证明了一季度进出口的钢管量大部分是2008年四季度合同的延续。
    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企业签订的2009年出口合同极其有限。
    “连一张订单都没接到”,中国最大的钢管出口商天津无缝钢管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厂今年一季度未能完成一单出口。
    而去年同期该厂大约出口了近1万吨钢管。
    欧美针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已经致使大多数原产于中国的该产品无法出口到欧美市场。
    目前,该厂在手合同与2008年最高水平相比,已经减少了一半。
    据了解,我国无缝管出口量占产量30%,对外依存度较大。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对无缝钢管的需求迅猛下降。这是因为,国际市场主要是欧美国家(包括石油生产国)油气开采大幅度减产、石油炼化项目纷纷延期或停工,仅有的少量消费也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钢管行业的另一重要生产领域——焊接钢管的对依存度相对较小为15%。因此,目前焊管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要好于无缝钢管企业,但形势同样难言“乐观”。
    拥有我国最先进的大口径ERW机组的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产品90%销往国外市场。
    公司高级顾问彭在美用 “前所未有”来形容焊管行业目前的处境。他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焊管行业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
    彭在美认为,由于我国钢管行业产能过剩,必须由出口消化一部分产能,稳定外需是坚定不移的决策,要千方百计保出口,开发国外市场。亚洲、非洲、中东等等仍然是他们重点开发的外需市场。
    但糟糕的是,在欧美下游市场萎缩的同时,亚洲包括日、韩等国焊管及热轧板卷价格下调,消弱了中国焊管出口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此,孔令铭表示,“今年的出口形势的严重程度究竟如何,到二季度基本可见分晓。盲目的乐观和盲目的悲观都是错误的。”
    他说,去年钢管行业产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靠大幅度增加的出口量来实现的。但2009年钢管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加上美国 “双反”,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尚待时日,“总体上钢管行业2008年的运行态势在2009年将不复存在。”
产能过剩根源在哪
    “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维持无缝管的产销平衡,是国内无缝管生产的巨大隐患。”包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井溢农一语道破其实质,30.2%的出口比例使得无缝管产品对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它钢材产品。
    而且目前我国出口无缝钢管90%以上是低等级产品,利润十分有限,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
    井溢农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显现,行业陷入价格比拼困境,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很容易出现自相压价竞争而招致反倾销的事件”。
    他解释说,目前无缝管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许多企业为维持生产,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报价,使无缝管多年来形成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钢管产能的过剩在油井管市场表现的最为明显。
    据了解,无论是无缝管还是焊管行业,历来是以石油天然气用管等高档产品为导向产品。在今年一季度钢管出口的品种中,石油专用管占据了钢管出口总量的80.05%。
    目前,国产石油套管的产能已达到750万吨/年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产量占到国内总产量近一半。
    但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国内外市场需求也产生了较大萎缩,油套管价格出现跳水局面。“如果出口形势持续低迷,2009年国内管加工生产能力将过剩60%以上。”井溢农说,这将直接导致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缺少竞争力的一大批管加工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境地。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金融危机致使投资成本降低,目前正引发新一轮钢管生产线投资热潮。2008年底到2009年有多套无缝管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产能将陆续释放。甚至在河北沧州、山东泰安等地有许多钢材流通企业欲进军钢管生产领域。
    “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重复建设,而重复建设的根源在于企业分散决策的结果。”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彭在美认为,我国钢管企业数量太多,据不完全统计,无缝钢管厂家110多家,焊管企业1800多家。
    在钢管行业里,一般中小型企业经常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但大型企业中同样有高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例如,无缝钢管连轧机组(MPM、PQF)多达10套,焊管的HFW610机组多达9套。“既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也要防止高水平重复建设。产能之所以过剩,就是由这两部份重复建设造成的。”彭在美说。
    对焊管产能的构成来说,同样呈结构性过剩。投机产能现象突出,部份企业开工生产的底线是只要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其吨钢变动成本就可以开工。
  创新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在产能过剩、利润不断滑坡的现实情况下,“产品创新及产品应用新领域的开拓是摆脱恶性竞争的关键”。包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井溢农认为,企业要立足不外乎两条:通过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来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管。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原因在于缺乏技术创新:产品同质化,生产设备同质化,生产线同质化。”在彭在美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就要解决重复建设,其中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据了解,目前我国钢管行业的先进设备技术都是引进的。
    “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一大批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无缝管这一高效产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亏损的局面。”井溢农预言,普管市场已经进入成本比拼的微利时代,必将加剧专用管市场(油井管、管线管、锅炉管、结构管等)的竞争,将会导致专用管市场逐步成为未来钢管竞争的主战场,专用管利润会逐步受到挤压。
    兼并重组同样被认为一剂救市“灵药”。业内预计,通过3~5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将会通过“洗牌”形成5~8家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经营机制活的年产能在200万吨左右的无缝管生产企业集团统领市场的新格局。而焊管领域将造就一批10家左右百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
    “企业联合重组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在于组建十几个具100万吨级或200万吨级的钢管企业。”彭在美认为,如果仅仅从这个观点出发,还是着眼于“做大”。企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如何融合互动,优化升级。
    在彭在美看来,当前,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重组联合的基础在于制度和体制创新。
    推进跨地区、跨省市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必然涉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和政府、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
    “这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已经成为当前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重大难点和关键。”彭在美说,企业重组联合,不仅仅是单靠经济体制改革,也要靠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奏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