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积极推进“北方药谷”建设 打造未来经济增长极

2009-6-23 22: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医药产业,把本溪建成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医药产业基地”,为本溪市指明了奋斗方向。本溪人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努力创造环境,制定规划,广纳国内外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集聚本溪,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打造本溪未来经济增长极。 
  项目进展顺利
  截止目前,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累计签约落地项目总数95个,投资总额100.6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91.4亿元。落地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有44个,其中11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建筑,3个项目正在主体施工,4个项目正在基础施工,11个项目正在平整场地,3个项目正改造原有厂房,12个科研服务型项目已经注册入驻研发中心。
  在签约落地的64个生产型项目中,生物制药及生物技术类15个,保健品及食品类16个,化药原料及制剂类13个,中药及饮片类10个,医疗器械类5个,物流、包装等相关配套项目4个。按产品类别划分:已获国家批准的一类新药2个,二类新药4个,三类新药4个、四类、五类新药10个;待批新药品种44个,其中一类3个,三类15个,五类2个;在研品种76个,其中一类新药5个,填补国际技术空白7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8项。
  在签约落地的31个科研型项目中,国家级科研机构3家,国外科研机构4家,省直科研机构5家,民营及股份制科研机构19家。在研新药146个,其中一类新药32个,二、三类新药24个,其它类50个。已列入国家“863”、“973”项目7个,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新综合大平台项目23项。
  31个科研型项目中,国家级科研机构3家,国外科研机构4家,省直科研机构5家,民营及股份制科研机构19家。以上入驻项目可引进医药专业人才10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289人,博士172人,硕士336人,海外研发团队13个,国内外著名科技领军人才14人。

  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药业基地开发建设以来,本溪市累计投入13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5.6平方公里,现已使用4平方公里,今年计划再新增6.2平方公里,用地规模达到11.8平方公里。各项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9.6公里的黑色路面摊铺,起步区内18.5公里的路网工程将于今年底全部完成。沈本产业大道开发区段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二期工程已完成路基改造8公里,预计今年底全线通车。10万吨/日净水厂将于今年10月底将达到5万吨/日的供水能力。2万吨污水处理厂将今年8月底完成调试,投入运营。新增12万KVA的二次变工程将于今年7月份投入运营。用于集中供热的300吨锅炉房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40蒸吨锅炉已投入使用,园区目前已具备24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投资2.8亿元安置动迁居民2300户,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园区栽种植被10万株,草坪7.3万平方米,摆放景石800吨。3公里河系由40米拓宽到100米,建完2处拦河坝、1个人工湖。
  药业基地研发中心的北区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内部装修;南区将于年内完成全部工程,投入使用。药业基地孵化中心年内可全部投入使用。占地1平方公里、总投资7亿元的辽宁科技学院新校址主体工程已经结束,9月份将实现整体搬迁。本溪市高中分校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组织拆迁工作。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目前正在做征地测算、土地报卷等前期工作。
  港华燃气、华联商厦、客运集团和新华书店等配套服务项目已签约入驻基地和新城。新城燃气工程于5月26日开工奠基,一期工程计划8月末达到供气条件,实现供气1000万立方米。华联商厦计划建设1万平方米的连锁超市。客运集团计划分4个阶段,开通市区与新城、新城与沈阳之间以及环绕新城的公交线路,一期工程计划开工建设停车场和回车场。新城榆林华苑一期工程封顶,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5月20日正式开盘销售,10月末可达到入住条件。
  新城中心商务区(CBD)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公共服务中心、药业博物馆、星级酒店、移动通信综合楼、公安交警消防综合楼、新城中心医院和新城会展中心等7个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抓紧规划设计,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构筑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
  为谋求药业基地内产业配套和完善,打造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溪市从六个方面打造产业链条,构筑药业基地的长远发展优势。
  构筑人才培养平台,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辽宁科技学院开办制药及与产业相关的服务专业,今年9月可开始招生;占地5万亩,计划招生规模6000人的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年内开工建设;目前还在努力推进中国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与英国女皇大学合作,搬迁至园区内。
  构筑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完备的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体系已初现端倪。投资2.4亿元规划建设了4.8万平方米的药业基地研发中心,由沈阳药科大学和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同获得的国家“十一五”新药开发大平台入驻中心。国际一流的牛津大学生物研发团队的加盟,将使药业基地的研发创新能力达到国家一流水平。以工业地率方式开发建设的4.3万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为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入驻创造了条件。
  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本溪市在抓招商、抓开工、抓建设的同时,着手谋划完整的产业链建设,从构筑完善的产业配套着手,使园区的各种产业要素达到优化有效配置,降低企业及产业运行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园区的吸附能力。在前段着力引进药业生产企业同时,将医疗器械、商贸物流、内外包装、信息网络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并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工程专业园、国外研发外包和生产外包专业园建设,提升基地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构筑金融融资担保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目前已有5家金融机构入驻园区,下步随着产业推进,本溪市还将着力强化金融平台建设,这是决定基地建设命运的关键所在。
  打造地道药材种植的GAP规范化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我市正在着手与企业合作,利用本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加强行政运作服务平台建设。理顺体制,激活要素,构筑科学、有序、高效的行政服务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