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装备制造规模效应初显

2009-6-18 0:0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大飞机、风电设备、核电装备等项目相继上马,重大装备制造在“新浦东”规模效应初显。近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大飞机项目总装制造中心在上海挂牌成立,浦东总装制造中心2010年将形成年批产30架ARJ21-700飞机的制造能力。
    作为国产大飞机总装制造重大项目,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及大飞机发动机项目去年正式落户上海临港新城的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今年2月,中国商用飞机设计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张江高科技园区。近日,大飞机项目总装制造中心正式挂牌,中国大飞机项目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开始全面在“新浦东”推进。
    除了大飞机项目,风电装备的制造也选择了新浦东。5月,“西门子风电及新能源产业项目”在临港新城开工奠基,这也是“新浦东”格局形成后,开工奠基的第一个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在西门子的项目开工后,临港产业区正式集聚了德国西门子、上海电气、华仪电气三家国内外领先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
    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新浦东”优势同样明显。目前,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核电制造基地承接的核电装备订单已超过200亿元。其中,核岛主设备蒸汽发生器订单占国内50%份额,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为100%。如今,临港基地二期扩建也已启动,产能有望在未来几年再翻一番。
    和临港产业基地相呼应,“新浦东”腹地,同样涌动着重大装备关键技术的发展潮。在张江,从事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的企业有中芯国际、索亚米能、剑腾等几家。张江还集聚了国内十余家太阳能知名研发机构,如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材料、器件和组件及其测试和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其目标是解决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拥有中国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 (吴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