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发文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优先买国货

2009-6-17 2: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红茹
    6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9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
    通知还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的,除需要采购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展前,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但是,官方文件强调优先购买国货,会不会导致国际上所谓的 “贸易保护”嫌疑?
    我国自去年11月逐步实施 “4万亿元”拉动内需政策以来,全国的基建、道路投资等工程红红火火地展开。而这些工程所需要的物资对中、外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块“诱人的蛋糕”。参与政府采购的内、外资企业都卯足了劲要从4万亿元工程采购中分得一杯羹。
    5月末,由于外企在逾50亿欧元的25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订单竞争中失利,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发表评论称: “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
    紧接着,国家发改委6月1日迅速作出回应,在其官方网站 《答记者问》一文中指出,目前招标过程中问题较多的并不是 “排外”,而恰恰是对国货的非法限制。6月4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联合发文 《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国货与外货的博弈,让4万亿元工程的政府采购问题第一次暴露天下。
    与此同时,为制止限制国产设备使用做法,国家发改委也在起草有关政策文件。
    伍德克的另类声音,即刻在国内学者和官方中引起强烈反响。
    不仅仅是学者对外方的表态不满,中国官方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答记者问》尖锐地指出: “目前在装备制造业招标采购活动中,通过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歧视性条件违法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做法比较突出,在一些领域还相当严重,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反应强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副会长陆仁琪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把外资关在门外,而是国内的不少用户把中国制造的企业关在了门外。这是现在我们主要应该克服的歧视性心态。”
    国家发改委不经意间所流露出的“歧视国货”说,恰恰反映了眼下政府采购的现状。
    “这种歧视指的是一些装备制造业的用户在招标的标书中明确写上 ‘曾经有生产和使用业绩’,这就在客观上给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设立了一个门槛,把这些国内企业挡在了门外。”
    据了解,金融危机以来,机械工业产销情况和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目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管理的13个大行业中,除了个别行业有增长外,总的增速呈下滑趋势,今年1~4月下滑了21%。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减少,外需不够。这就需要用扩大国内需求来转移原来国际上的产能。”陆仁琪表示,他们寄希望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投入以后,可以让装备制造业在国内进行采购,以改变该行业业绩下滑的趋势。
    但是目前4万亿元采购大单中,用户歧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现象,却很让她忧虑。陆仁琪表示,要改变这种现状,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调整,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政府采购要进行监督。
    “对优先采购本国产品要有硬性规定。这是国际惯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贸易保护。”财政部 《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社长王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政府采购对洋货的必要设限是应该的,而且也是跟 《政府采购法》相吻合的。”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海涛表示。
    我国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法》第十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当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初次投放市场时,用户为了保险起见,一般是不会主动购买的。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歧视国货的现象,陆仁琪提出了 “政府首购国货”的观点。
    “针对国内的首台首创产品,国家应该建立信用保险的机制,应该通过招投标给予一些勉励机制。”陆仁琪认为,国内首台首创产品,更需要政府采购予以扶持,政府通过优先购进、优先使用的示范效应,可以促进社会消费,否则即便国货再好,也难有市场竞争力。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门研究起草有关政策文件,坚决制止限制国产设备使用做法,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