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促冷链物流发展

2009-6-10 0: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张远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控,确保食品安全,我国 《食品安全法》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食品安全法》与我国之前施行的 《食品卫生法》相比,除了安全评价系统更加严密、统一了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差别外,还就食品运输问题做了特别阐述。专家认为,这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给食品带来不安全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微生物源污染。在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原料受到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储运方法不当等,造成细菌和致病菌的严重超标。针对这些问题,《食品安全法》特别提出了食品在储存和运输中的温度问题。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温度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参数,将食品安全与食品冷链物流紧密结合起来。但我国冷链物流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若要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冷链物流还有很多方面待完善。
    首先是要建设独立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损耗,要求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食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温度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食品的腐坏、变质。
    其次是要建立明确的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冷藏食品的品种很多,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时间与条件等技术指标都不尽相同,例如鲜奶是4℃~7℃,水果蔬菜是10℃~15℃,速冻食品是0℃以下等。因此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就要建立系统性的技术标准。
    再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冷库建设,发展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国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的步伐,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提上了日程,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落后的现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