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给多式联运带来新要求

2009-6-10 0: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光一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仍以香港、日本、台湾、韩国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为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尤其是我国与欧美国家贸易份额的持续上升,国际集装箱运输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和三资企业是集装箱运输需求的主体。一方面,国际贸易以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例如,中日间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带动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本身内在性质发生了变化。以服装加工贸易为例,开始阶段,在中国生产的服装运到日本,之后的检品、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还保留在日本,此时对运输的需求只是体现在数量上。日本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将检品环节也迁移到中国,许多日本贸易商索性将配送环节也前移到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从生产到除销售以外的所有环节都在海运之前已经完成,海运至目的港交货后直接进入商店销售。更有甚者,有的客户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够快速、准确的从我国国内加工厂到达客户工厂,甚至直达超市货架上。这样就要求货物运输比以前要更加快捷和准时。显然,国际贸易的如此变化,必将给集装箱运输带来空前的革命。
    贸易新格局的形成,要求运输时间上更快更准。仅从中日贸易的发展变化就可表明集装箱班轮运输服务追求更加快捷,更加准时。中日间海上集装箱运输需求不仅仅在于量的增加,更在于质的提升,旧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贸易上的要求,客户急切要求能满足其所需新的运输服务产品,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运输服务方式来完成。同时,也要求航运公司具有一流的服务品质。出于对运输服务品质的高标准要求,则必然对海上运输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流转环节。
    此外,也要求内陆运输与海运之间快速对接。纵观我国的实际国情,内陆运输与海运之间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可以说,海运集装箱的发展已遥遥领先,尤其是铁路运输差距更大,集装箱运输规模还相当小。要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及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需要建立功能齐全高效运作的集装箱办理站。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大型集装箱办理站,并且,在现有的国内几个主要集装箱办理站之间未能相互开行集装箱专列。显然,这将大大制约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内陆段的运输速度。这种格局无法实现海运与内陆运输之间的快速联运,势必影响国际贸易对国际多式联运快速服务的要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