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材价格倒挂弊端

2009-6-1 0: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任何产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总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段里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如此正常的情况,不属于本文阐述的对象。本文所述的价格倒挂,乃为成了常态的产品出厂价高于市场交易价。比如说,钢材价格的倒挂。
    钢材作为综合载体,不像木材开伐下来经过加工就能用的,而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原燃材料,投入大量的人力,经过好多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工业的 “粮食”。因此,它的价格历来成为上、下游行业关注的焦点。钢材价格高了,往往会诱发提供原燃材料的上游行业涨价风波,又会压缩下游行业利润空间;钢材价格低了,往往会挤掉上游行业利润空间,让下游行业降低经销成本。为此,在钢铁供应链上,人们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工,收集相关信息,探求合理价位区域。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未能使钢价落在合理价位区域运行,其突出的表现就是长时间的价格倒挂。
    长时间价格倒挂,说明国内钢材市场不成熟,供应链上的强势行业长期拥有定价权,无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不断将钢材价推向高价位区域运行。同时,也说明市场存在着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现象,让经销倒挂行情的贸易商仅仅依靠钢厂的补差政策生存下来,至于得不到补差的多数贸易商只能叹息:如今生意难做。
    长时间价格倒挂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价格倒挂的字义上看,由于出厂价没能让需求方认可,市场这只无影之手起到了调节作用,把价格拉到需求方能接受的价位。但是,这样的调节是有限的。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价格还是停留在高价位区域运行。
    价格的高点给生产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创造了历史最高的赢利,同时也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使终端在高成本的拖累下不得不减缓发展的速度。当然,终端由于成本上去了,其产品价格也得往上调,最终埋单的是社会大众。
    事实上,目前一些行业的高额利润,并不是靠创新能力,而是靠垄断来实现的。再加上不成熟市场里缺乏实施有力的监管,一些缺乏自律意识的行业,又会在缺失社会职责前提下,全然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不断向社会索取越来越多的利益。
    产品价格在高价位区域运行,对于行业来说,获得了本不该额外索取的利润,同时也滋生了不求进取的懒汉思维。
    企业无需调整产品的结构、无需研发新产品,只要从事简单的量的翻番,设计出几条价格上涨的理由便能通过无成本的调价得到高额回报。这样一来,设备无用更新,技术无用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课题永远也难以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在长时间价格倒挂之时,往往是产品高赢利的时候,那些被大厂淘汰的落后产能的设备在新主人手里将转得更为欢快。
    受长期价格倒挂影响最直接、最深重压力的是钢铁贸易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极限,甚至出现了负数,生存受到危及。一些刚刚受到现代经营理念启蒙的知识被扔到了脑后,一门心思地为生存而焦虑。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情况下,用赌行情的心态做生意,丧失了服务功能,让企业走进了死胡同。当然,这仅仅是极个别现象,但对行业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长时期价格倒挂是不正常的,随着市场日趋成熟,总有一天会被消除的。这样的一天,我们希望能够早日到来,这需要钢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从我做起,自律地将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铭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上,切切实实地让价格在合理价位区域运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