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轻言中国经济回暖

2009-5-9 12: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社科院政府政策系博士马光远
    在去年年底经济下滑最厉害的时候,关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言论就不绝于耳,一些专家不遗余力地苦觅经济复苏的蛛丝马迹,举凡个别数据稍有 “环比”的好转,便如获至宝,视之为率先复苏的证据。情绪之乐观,无不令欧美人士艳羡,以至于吴敬琏老先生对诸如此类动辄就言 “回暖”的观点感到有些 “莫名其妙”。
    而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关于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回暖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种情绪。张认为,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特别是3月份经济指标比前两个月有明显改善,在中央和地方刺激经济政策的有效带动下,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预计GDP增速从二季度开始恢复上升。
    诚然,和欧美等深陷衰退泥潭的经济体比较,中国经济一季度的表现实属不凡,美国GDP下降6.1%,而我们增长6.1%,这一进一出,差距迥然。
    再比如,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全球第一,工业增速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连续五个月回升——我们相信这些数据来之不易,但刻意地只看到经济数据乐观的一面,回避存在的隐忧,并人为夸大乐观效应,将之上升到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已率先回暖的地步,不仅对经济复苏无益,更有可能误导政策。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经济一季度取得的成绩,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投入和天量信贷支持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和金融危机已经渐近尾声的周期性变化不无关系。个别数据的确在好转,但反映经济健康的大部分数据目前并未支持已经率先回暖的判断,一些数据出现反复:用电量3月份出现了和GDP增长背离的走势;外贸的严峻态势依然继续,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大降24.9%;预计4月份CPI和PPI将连续三个月双双在负数运行,属于典型的通缩状态;从就业来看,一季度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民间投资意愿依然不强,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没有根本性改观;一二月份工业利润大跌37%,财政增收困难加大。
    这些严峻的数据提醒着我们,在投入型的刺激政策下,经济下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但轻言回暖显然为时过早。对于中国经济的现状,多一份忧患、多一份理性,没有什么坏处。目前要做的不是沉醉于一个季度的数据漂亮,不是刻意去寻找率先复苏的 “萍踪侠影”,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就预测经济率先复苏 (比如,有些学者竟然把废品价格的回升 “欣喜”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新证据,这是很滑稽的),而是更应该看更长远的效果。
    的确,正如很多学者所言,目前这种完全依靠投入的粗放型政策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政策资源是有限的,政策的效果是边际递减的,天量信贷和政府支出可以创造产出,但很难产生客观的利润及吸纳足够的就业人数,在政府主导下甚至有可能使资源流入那些本来已经过剩的产业,将中国经济再次引入滞涨的陷阱。
    如何启动民间投资,如何使中小企业彻底解困,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真正转型,如何推动关键领域的改革,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如此众多的难题,需要学者们贡献他们的智慧。在经济仍未回暖的困难时期,学者、媒体也更应秉持良知,进忠言、出良策,而不是在浮躁的空气中扮演预言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