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危”中寻“机”促发展

2009-5-5 23: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山市把“战危机、促发展”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在学习调研中注重联系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学理论,围绕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推进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    
一、把握行业洗牌的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该市目前转移或关停的企业大多是以简单加工、装配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一批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如中海油、中石油、中国船舶、中铁大桥局、中机钢构、广机海事重工等相继进驻。市场洗牌坚定了中山实施《纲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心和信心。该市将着力培育风电设备、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大型国企和民企、上市公司、外资龙头项目,建设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利用成为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的契机,全面推动服装、家电、金属制品、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古镇灯饰、小榄五金、东凤南头黄圃家电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市财政今年把扶持产业发展资金增加到3亿元,安排1亿元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扶持专项资金,帮助优质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练好内功。引导和支持一批强优企业利用竞争对手退出的机遇,增资扩产,并购上游研发机构和拓展营销网络,加快低成本扩张。
    二、把握出口市场和发展成本趋紧倒逼的机遇,转变发展模式。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时机,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入,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改善消费环境,刺激商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二是更加有效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同时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设备的进口。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稳步推进“双转移”,继续办好与肇庆、阳江、河源等地合作的产业转移园区。鼓励加工贸易转内销,并准备在国内重点城市举办中山产品展销。当前以明阳电器、大洋电机为代表的一批有技术、有品牌、有自主营销渠道的出口企业订单充足,以格兰仕、华帝为代表的积极开拓内销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三是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比重。重点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城市配送、专业市场等物流枢纽平台。借助广州、深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时机,培育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争取成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发展游艺游戏、动漫创意等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四是投入1亿元,实施“十大科技工程”(即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产业技术联盟行动、科技强企支撑计划、重大科技攻关、企业专利一站式服务、民生科技、国际科技合作、科技融资联合行动、创新人才和科技服务创新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大规模开展失业无业人员、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培训,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行积分制管理办法,吸引人才落户,优化人口素质结构。六是把握落后产能被市场淘汰的机遇,巩固和扩大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市的成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三、把握农村集约化发展更加迫切的机遇,加快城乡一体化。 中山镇区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活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8∶1,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度较高,统筹城乡发展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现实条件。《纲要》提出支持中山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该市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中委〔2009〕2号),全面部署试点工作,将在年内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规划全覆盖。探索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加快旧城镇、旧厂房和城中村改造,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供水供电供气、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卫生保健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实施城镇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推广社区工作坊等灵活就业形式,促进充分就业,鼓励自主创业。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管理,引导出租耕地向村一级集中,鼓励本地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村级统一核算,稳步推进“村改居”。
    四、把握党员干部危机感、紧迫感增强的机遇,转变作风抓落实。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贯彻全国“两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全市上下抢抓《纲要》赋予的先行先试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把潜在的政策效能变成现实的发展成果。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主抓一到两项关系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联系一个市直部门、一个镇区、一个村、一到两家重点企业和一所学校,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以发展的转型促进政府的转型,年内着重抓好《纲要》提出的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大幅缩减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创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