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条联网公路串起新农村致富大道

2009-5-29 11: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3年来,江北区投入1亿多元,新建农村公路70条,总里程80余公里,在全区范围基本建成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图为慈城镇南联村部分山区公路路段。  (胡建华 包和平 摄) 
  工程档案:农村联网公路主要是指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重要节点、国省干线及县、乡、村道之间的连接道路,是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今年将建设275个农村公路项目,里程超过500公里。 
  一条1.7公里的农村公路,让南头村养殖户有了直通小船海塘大堤的“通海大道”,也正得益于这条“通海大道”,曾是经济落后村的南头村摇身成为鄞州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生动诠释了宁波农村联网公路从“出行路”向“旅游路”、“资源路”的转变。 
  这条被南头村村民称为“通海大道”的公路叫做南头—小船塘头公路,是我市农村联网公路之一。 
  “近6年来,我市斥资26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建成通村公路1648条,长达3000公里,新通、改善1900个建制村的出行条件。”市公路局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还将建设和改造275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里程500多公里。 
  南头村养殖户蔡明伟首先感受到了沿路“跑”来的“金娃娃”。蔡明伟在小船海塘有30亩育苗塘。由于路况差,前些年,他的鱼苗、虾苗还没来得及运出村,就在左颠右晃中死掉不少,这样一来,买主都不愿上门收购。而今年,他培育的鱼苗、虾苗已被买家全部订光。 
  “‘要致富先修路’虽是一句老话,可它对农村面貌的改变却至关重要。”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朱明良告诉记者,以南头村为例,联网公路建成后,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去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其中自营收入50万元,分别增长了9倍和4倍。 
  联网公路最终惠及的是农民,公路如何建设才能发挥路网的最大作用?市交通部门把村民的意见和需要摆在首位,通过“四个放权”来让村民当家做主,即把建设的发展权交给基层、把项目决策权交给民意、把执行权交给村里、把监督权交给群众。 
  “通过‘四个放权’,政府由‘主导’岗位退到‘引导’岗位,村民真正走上前台,唱响新农村发展的大合唱。”市交通局局长俞钢说。 
  从单一的通“居民点”,转变为通“居民点”、“经济点”、“旅游点”齐头并进,从单纯的“出行路”向“旅游路”、“资源路”转变。近年来,市交通部门对特色农业、旅游业道路的投入,已从2006年的占总投入不到10%提升到现在的30%左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