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三个层面推出工业经济政策

2009-5-23 23: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中国经营报》:4万亿元投资计划出台后,你如何判断当前的工业形势?
金碚:当前的工业运行仍然在低位运行,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工业运行不是外界简单意义上的V型反弹,而是一种U型反弹。
对于工业经济运行状态和趋势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和分析。
第一,目前,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和极度低迷状态,而且短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化,这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外需。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于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难以在短期内使经济走出衰退。中国政府推出的保增长一揽子计划的效果正在体现出来,工业品的消费需求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内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大幅缩减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工业经济运行在宏观经济层面所受的压力非常大,仍然是短期内难以消除的最重要不利因素。
第二,不同产业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不同,表现也有明显差异。但大多都面临着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厘清发展思路,实现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问题。政府最近出台的10大产业振兴规划,就是期望从产业层面夯实经济增长的实体基础。各地区也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本地区工业增长的政策和规划。这些方面对工业增长的积极作用有待逐步发挥。
第三,经过一段时期的迷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振信心。不仅那些竞争力原先就比较强的企业表现出抗危机能力,而且还有一些在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企业开始出现了明显转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的增长也开始强劲反弹。这表明,中国工业企业具有比较强的应变能力,而这种应变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走出危机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营报》:你曾经在今年年初参加了温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修改讨论会,提出了若干工业经济政策建议,面对当前的工业形势,你有什么政策建议?
金碚:对于工业经济增长来说,以上三个层面情况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个层面主要是短期性因素,也是政府干预特别是经济刺激政策比较容易着力的方面。所以,产生效果通常比较快。但是,对于工业的持续增长来说,宏观因素的波动性和风险性毕竟是比较大的,政府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总是浅层性的。而且,非常规性的强烈经济刺激政策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局限性和副作用。所以,工业增长形势的根本性好转不可能长久依赖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而第二和第三个层面主要是长期性因素。长期性因素更具有根本性,但是其发挥作用须经历一定的过程甚至较长的时间。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宏观政策对于遏止工业增长大幅下滑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一些产业的调整和转移形成了一些增长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企业的应变努力,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季度,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政府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而产业面和企业面的变化,特别是企业面的变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营报》:能否说说具体的政策建议?
金碚:这次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社科院工经所联合推出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春季报告》中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四方面:
一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扭转增速下滑的主要途径。尽快扭转工业增速下滑是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要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稳定工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着力解决“三下乡”过程中的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引导企业努力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研究推动其他工业品下乡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要为加快启动民间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政府投资拉动与民间投资跟进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是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支持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咨询、现代物流、融资信贷等工业服务业,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坚持把推进改革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体制保障。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决工业发展中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要把当前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创新企业融资模式,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的税费征收和监管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坚持把稳定出口作为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继续完善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和对外担保等扩大出口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进出口的支持力度,稳定和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出口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承包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