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矛盾凸显 铁矿石谈判僵局难破

2009-5-23 10:4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陈玉明
    2009年铁矿石谈判至今依然未能突破僵局,虽然谈判双方都承认今年的铁矿石价格应该下降,但究竟应该降多少则说法不一。除降幅上存在分歧外,供需双方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由谁来达成首发价格也是个问题。这种种矛盾使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局面格外混乱,也格外引人注目。降幅之争
    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铁矿石的预期降幅是40%以上。与中国相比,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韩国浦项钢铁对降幅的期望值更高,希望至少下降50%。
    作为主要卖方的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与巴西淡水河谷,自然不希望降幅太大。力拓4月上旬表示,已经与一些亚洲主要客户达成协议,铁矿石暂时降价20%供给亚洲钢铁企业,20%的降幅也是力拓对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试探。
    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生产商FMG集团则表示,在通盘考虑全球范围内的减产和目前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形势之后,FMG集团预测2009年的铁矿石基准价格将会下降30%。
    当前谈判依然未能打破僵局。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说,目前三大矿山寄希望于中国二季度的钢材市场旺季,不同意我方的降价幅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二三季度的钢材市场仍将处于较困难时期。
    目前中国进口的澳矿现货价格仅在每吨60美元左右,与澳矿2008年的长协价92美元/吨相比,降幅已约40%。而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为了维持主要客户 (中国)对铁矿石的消费,各大矿业公司将不得不接受至少降价35%的条件。
    供需双方内部分歧
    铁矿石现货价往往比长协价高不少,当前现货与长协价倒挂是罕见的例外。但在中国国内,只有百余家企业有进口长协矿的资质,而中国大小钢厂就有1200家左右,大量中小钢厂买不到长协矿,只能购买现货矿或者以现货价购买大钢厂倒卖的长协矿。由于中小钢厂只买现货矿,它们反而希望长协矿价格更高一点,这样它们可以与大钢厂更公平地竞争。虽然今年2月中钢协通过了《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禁止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倒卖长协矿,只准收取少量的代理费,但公约能否得到很好的执行,依然是一个待解的命题。
    而卖方阵营内,巴西淡水河谷与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之间也存在利益分歧。由于巴西到中国的海运费远高于澳大利亚到中国,淡水河谷对必和必拓本次谈判之初力推的指数定价模式不感兴趣,因为这种指数定价模式不利于进口商规避海运费市场风险,从而也就不利于淡水河谷稳定市场份额。
    鉴于当前惨淡的市场形势,澳大利亚方面则希望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驻华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庄彬俊表示,由于对中国来说澳矿到岸价最便宜,中国钢厂要降低成本,就应扩大对澳矿的使用,目前澳矿占中国进口矿的40%,庄彬俊希望这一比例能有所上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