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规划发展需从七方面重点突破
2009-5-22 1: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从2008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国际贸易急剧滑坡,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诸多领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山东半岛的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传统出口显著受阻,其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表现出向内地转移的趋势。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8年湖南GDP达到11000亿元,首次迈入我国万亿元俱乐部。全省财政收入13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0亿元,进出口总额130亿美元,万元GDP能耗下降4.5%。但湖南人口多,农业经济比重大,人均收入、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等重要经济指标都要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湖南既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背景,湖南必须变革发展方式,改进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成长机制,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引导区,中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城市群。试验区的特色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载体是城市群,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着重点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体要求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长株潭正在规划建设一系列新城区,其规模之大,起点之高,力度之强,投资之多,是湖南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比如长沙的大河西先导区和滨江新城,株洲的云龙新城,湘潭的九华新区,株洲和湘潭的天易新区。这些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将使长株潭的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长潭西线的开通,长株高速的兴建,明显缩短三市之间的通勤时间,将显著加速三市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作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区域,结合“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的规划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重点突破。
一是构建特大型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的主体增长极。中部六省的竞争,实则是中心城市群的竞争,关键在于中原城市群、大武汉、长株潭之间的竞争。目前湖南经济实力有限,只能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长株潭,在短时期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收益,再滚动开发省内其他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区规模明显偏小,综合实力也不够强。湖南现有6800多万人口,城市化率偏低,大城市也不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长株潭的整体规模宜大一些。到2020年,长沙的城市人口规模可达到500万人,株洲和湘潭的城市人口规模合起来也可达到500万人。有鉴于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湘潭县皆可作为新城区的拓展范围。长株潭中心城区外围的8个城镇,即湘阴、汨罗、浏阳、醴陵、湘乡、韶山、益阳赫山、宁乡,可作为长株潭的卫星城镇,其整体规模可达到500万人。届时,长株潭的城市人口规模可达到1500万人,建成区面积可达到1600平方公里,城市群具备超大规模和强大实力,能够卓有成效地辐射带动湖南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是以湘江为生态轴,建设高品质的宜居城市群。长株潭区域是开发程度较高的城市-乡村复合型生态系统,其空间布局的困难在于,株洲、湘潭为重污染的工业城市,但却位于长沙的湘江上游和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长沙的环境生态要求又明显地高于株洲、湘潭两市。因此,长株潭必须作为一个城市区域来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共同保护,综合治理,决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现阶段可在湘江设置多道环境监测断面,规定严格的环境控制指标,要求各工业区域从严控制和抓紧治理,并落实责任制。重点治理区域包括株洲霞湾和湘潭竹埠港。可把湘江作为联结三市的生态纽带,建设高品质的湘江风光带和湘江产业带。株洲航电枢纽和空灵岸,湘潭易家湾和昭山,长沙岳麓山、橘子洲、三叉矶、月亮岛、靖港古镇、铜官窑遗址以及浏阳河、捞刀河等,可共同开发为山水景致秀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滨江风光带。在长沙香炉洲应抓紧兴建湘江航电枢纽,以改善湘江航运条件和旅游景观。
三是保护好三市结合部,重点加强规划控制。长株潭结合部包括长沙的暮云、跳马、大托和坪塘,株洲的云田、龙头铺和仙庾,湘潭的易家湾、昭山和九华。三市结合部农田、水面、森林、丘陵较多,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生态,营造城市群的绿心,开发强度不宜过大。昭山风景名胜区、石燕湖森林公园、暮云野生动物园、莲花山森林公园、株洲九郎山和仙庾岭以及附近的湘江两岸可确定为重点保护区。三市结合部的开发,应综合三市现有的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重点发展高层次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比如会展、动漫、印刷、博览、休闲、旅游、餐饮等。项目准入门槛要高,严禁上马污染型企业。结合部的规划建设,应引导长株潭城区相向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但并不主张三市建成区的对接融合,而务必保留有足够的生态绿地。应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在此打造促进三市一体化的平台,比如建设长株潭汽车总站、长株潭火车总站、长株潭轻轨总站、昭山风景度假区、长株潭博览中心和创业大厦、长株潭物流中心、湖南影视动漫基地、暮云野生动物园等,还可开发一系列高档生态楼盘。
四是加速三市一体化建设,打造高效率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城市群的综合开发效益要大于三市各自开发的效益之和,并形成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复合区域。在“省统筹、市自主、市场化”的总体框架下,三市应共同建设交通网络、物流网络、电力系统、信息系统、环保系统、城市预警应急系统。对三市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进行优化整合,突出比较优势,形成规模效益,新建的和迁移改造的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注重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三市产业设置务必保持较大差异,强调各有侧重,倡导优势互补。建议在长株潭市区范围内取消所有的公路收费站,即进入长株潭城市群范围收费,在长株潭三市市区之间不再收费,在城区内部更不要收费。
五是推行3+5城市群发展模式,进而辐射带动湖南省加速发展。湖南城市布局大致上可分为三大圈层:长株潭为核心城市群,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为外围城市圈,张家界、自治州、怀化、邵阳、永州、郴州为辐射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要与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五市联动发展,共同形成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城市网络体系。3+5城市群的组团式发展,不仅是景观变化和产业集聚的过程,更是一个现代城市文明向周围城镇和广大乡村扩散渗透的过程,既强调“有形的城市化”,更注重“无形的城市化”,不仅重视物化建设,更加倡导居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长株潭三市之间,长株潭与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五市之间,可建立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网络。现阶段3+5城市群建设重点包括:高速公路干线;3+5城市群城际轨道;长沙市地铁以及过江交通;湘江和洞庭湖航运;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城陵矶(含松阳湖)深水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和航空城建设;长株潭和一部分中心城市现代物流;高速通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外包基地等,再有就是构建有机融合的城市群产业体系。
六是加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创建综合配套试验区。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实现由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向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升级的新路子;探索实现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探索实现由单体城市化向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形成功能分区、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的新路子;探索实现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实现由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长株潭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城市规划修编,要与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定时期内,长株潭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城市发展空间都是有限的,需要酌情合理安排,确保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在三市进行全面的户籍制度改革,可考虑三市统一户口,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差别,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长株潭区域应作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域,工作重点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人口合理流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卫生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土地整理、撤村并村建镇等。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向广大农村有效延伸,在中心城区狠抓“退二进三”,在卫星城镇发展特色产业。
七是加大长株潭开发力度,创造条件实现“弯道超车”。眼下湖南省财力有限,自主研发能力明显不足,顺利实现“弯道超车”,单凭自身力量是不够的,现有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效率也必须大幅度予以提升。要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契机,在确保必要的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企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在长株潭开辟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将转移入湘的企业酌情予以合理安排,推行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注重集聚效益,强调功能互补,搞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打造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借助于城市群的创新建设,增强创新源并完善创新链,加强创新交流合作,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在三市之间,在3+5城市群之间,鼓励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合理流动,实现大联合、大协作、大创新,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实现从“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的转变。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