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保增长”主旋律奏响科学发展最强音
2009-5-22 1: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共旅顺口区委
今年以来,旅顺口区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立足长远发展,在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力克时艰,成功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压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一、当前“保增长”任务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年初以来,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旅顺的区域经济增长幅度和运行质量都明显好于预期。一季度,全区共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9.4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高于大连市4.8个百分点。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74.3%; 115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1.6亿元,增长39.7%,开工率达到52.7%。实际使用外资3831万美元,同比增长85.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74.3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内资25.7亿元,同比增长50.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亿元,同比增长2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80元,同比增长18.4%,农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76元,同比增长18.7%。三次产业协调有序发展,工业完成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市增速18.9个百分点;农业完成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健康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从这些数据看,旅顺口区在中央和省、市宏观经济政策引领下,“保增长”的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但是,这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受金融危机影响,地区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开始下滑,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逐月下降,产销率为86.9%,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达到18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3家,亏损面近50%。房地产投资同比减少41.3%,商品房施工面积减少6.1%,销售面积减少31.9%。
二是财政增收压力逐渐加大。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8亿元,增长22.7%,增速比去年同期减少45.6个百分点;各项税收完成3.64亿元,同比增幅仅为0.9%,其中营业税减收7748万元,同比下降57.4%。
三是项目推进速度不够理想。由于缺乏类似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这样的优惠政策支持,加之土地资源紧张、项目资金短缺、动迁难度加大等问题制约,全区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年计划的8.9%。已开工的48个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12个,仅占25%;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达43.5%。
四是群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于部分失地、失海农民和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竞争队伍,进一步加剧就业难问题。全区失业人数增加705人,失业率增至2.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6%。
二、完成全年“保增长”任务的几项必要举措
第一,主动进行战略调整,理清地区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旅顺要在危机中完成“保增长”任务,必须着眼大局,顺势而为,主动调整发展思路。首先要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当前旅顺面临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机遇:一是即将实现全面开放,二是“五点一线”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三是国际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加速向中国转移。我们必须在危机与机遇的碰撞中把准看稳,转“危”为“机”,确保实现“保增长”目标。其次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把旅顺的发展放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整个东北亚经济格局中去认真考量,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全域城市化发展先行区、高新技术和临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承载区、高品质滨海生态宜居区、东北亚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热点区。再次要突出地区发展特色。立足自身的后发优势、生态优势、科研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立足独特的岸线资源和得天独厚深水港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档次;立足连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烟大铁路轮渡和土羊高速公路的辐射带动作用,着手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发展港航运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第二,千方百计抓大项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一要重点抓好项目引进。全力抢抓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和旅顺全面对外开放的机遇,抢抓国际经济重心东移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资本、企业外溢的机遇,主动出击,多管齐下,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的成果。强化重大项目招商、重点产业招商,广泛争取、精心筛选,通过引进更多更好的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探索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拓展融资规模,突破重点项目的资金瓶颈;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和机关干部联系项目制度,深入实施各部门联合办公,做好经常性的项目跟踪协调,确保项目早日落户、开工和投产。三要继续优化服务环境。结合旅顺全面对外开放,继续完善政府的服务方式,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和并联审批,用旅顺独有的工作模式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品牌。
第三,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继续完善中科院旅顺科技创新园和龙头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两个园区加快引进域外有实力的科研机构,争取多出成果,早日孵化、投产和量产。二是壮大临港产业发展规模。加速推进旅顺羊头洼港扩建工程和双岛湾临港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依托中远造船等大型造船企业,引进船用柴油机等关键配套项目,推动造船和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尽快形成规模。三是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强化跨海滚装轮渡的运输功能,争取恢复旅顺至龙口、旅顺至蓬莱的客滚航线;突出发展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总部楼宇经济,将房地产业打造成永久性税源;尝试引进金融、物流、信息中介、会展服务等新型业态,全面优化服务业的行业构成和整体水平。四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内部挖潜,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通过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通过发挥今冈船务、华锐重工等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和对上下游产业的集聚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保证地区拥有充足的税源。
第四,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紧密结合旅顺实际工作,深入研究和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沟通力度,争取把辽宁“五点一线”和大连高新园区、保税港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延伸至旅顺。落实好现有的相关扶持政策,对企业实行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全力放大优惠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旅顺现有的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存量现状,制定和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把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吸引到旅顺。针对物流业、金融、信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旅顺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以及支持企业融资等相关扶持措施,为此类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壮大培育政策土壤。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沟通联系,督促金融机构在争取贷款规模、争取政策扶持上下功夫,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企业在资金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
三、在“保增长”的同时全力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着眼于扩大就业,大力“保民生”。金融危机对民生领域最大的冲击是就业。我们必须从就业入手,通过“保就业”来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保民生”目标。要加大就业投入,强化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通过稳定收入来源保证居民的基本消费能力,激发“保增长”的民间力量。积极探索多种过渡性就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服务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在“保就业”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低保制度,深入解决好困难群众就医和子女就学问题,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的进度,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二,着眼于促进和谐,大力“保稳定”。依托平安区建设,把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作为重点,把目光瞄准金融危机冲击下形成的“失业潮”、“返乡潮”,瞄准受危机影响较大的领域和群体,结合开展党员干部“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不安定因素排查,妥善解决好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企业裁员、社会保障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引发的社会矛盾。严厉打击涉黑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完善重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
第三,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大力“保环境”。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环保审批监测,把好对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项目的环保审批关口,强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企业日常生产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检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传统产业的环保改造,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投资方向、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扶持。建立健全环保监督的民意监测机制。通过加强信息公开,把一些与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的项目环评工作向社会公布,鼓励公众参与,强化对环境保护监督的社会透明度。
发展之路无坦途。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们将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沉着应对,锐意进取,确保地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开创旅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全新局面!
(大连日报)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