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贸促机构积极应对危机

2009-5-22 1: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届年会重点探讨了在当前背景下,贸促机构怎样帮助工商界渡过难关,并进一步讨论了各机构务实的合作计划和设想。

  (一)注重展览功能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国际贸易展览会创造商机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和市场渠道,因此,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机构都把增加展会场次、提高展览会效能、举办联合展会、减免展台和服务费用等作为最重要的危机应对手段。

  香港贸易发展局围绕展会的招展和运作制定了总金额为12000万港币的经济援助计划,具体措施包括:支出8000万港币与航空公司和酒店合作,吸引买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客户,参与贸发局举办的30余场贸易展览会;支出4000万港币,为每家参加2009年香港贸发局举办的展览会的展商,提供价值2000港币的消费券补贴。消费券可用于租用香港贸发局提供的展台、在线推广、杂志广告、参加实践小组和培训班等服务。有超过20万家香港企业将直接从这项措施中获益。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为提升展会效率制定了新会展机制,包括邀请更多的私企参与大型工商会展、保证展会内容和效率、向买家提供金融支持、帮助澳门企业参加大陆交易会等。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参展资助的补贴额,最高可达展位租金的60%。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的TREADKOREA2009是一个持续一年的贸易促进活动,总共包括大约400场展览和贸易活动,2009年上半年的活动大约占60%。

  (二)丰富市场信息

  及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信息,是贸促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方式。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通过代表处向企业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经济形势信息、与长期发展有关的投资策略,以及澳大利亚本土的经济情况,从而帮助企业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进行思考。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还将研讨会以及商务俱乐部(下属机构)活动中搜集到的企业问题与顾虑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其国际性反馈机制对于政府在困难时期进行决策有很大帮助。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对内与广东省签订新合作协议,分享政策、行业和产品信息;对外与欧盟签订了三年合作计划,建立“欧洲-澳门合作研究所”,进一步扩展信息网络。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建立了“寻找买家中心”,通过机构网络24小时为企业服务。

  泰国出口促进局每个月都通过和企业沟通来了解企业困难,并以跨部门合作的方式解决(如与银行、保险公司联手帮助企业解决信用问题)。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国内外网络资源和研究实力,在网上向企业提供特别的信息服务。

  (三)共享海外网络

  通过海外网络支持和指导本国企业应对危机,是亚洲贸促机构的普遍做法。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海外分支办公室项目(JISA)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没有能力开拓海外市场,或者在进一步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需要额外支持和咨询服务的中小企业。企业可以将该公社的海外网络用作自己的分支办公室,并得到该公社提供的全部市场服务。2008年度接受该项服务的企业为1650家,2009年预计可以达到2050家。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东京总部和110个分支机构及海外办事处(日本37家,海外73家)设立海外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协助站,提供咨询服务。另外还设立了专门的咨询热线电话。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增加了大陆各代表处的员工人数,以开拓潜力巨大的大陆消费市场。

  (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各贸易促进机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手段更加丰富,内容涉及品牌建设、财务管理、知识产权、国际眼光、物流航运等几乎整个价值链。

  韩国优质保证标志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专为韩国出口产品和公司设计的,以帮助韩国中小出口企业提升品牌形象。2008年获得该标志的公司有30家,2009年为200家,预计2011年将有500家。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设立了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海外营销、降低物流成本的海外物流中心,目前已经建立的物流中心有17个,分别设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本年度还计划建立圣保罗、新加坡和西安等3个物流中心。泰国出口促进局也在尝试通过加强贸易物流建设,帮助企业减少出口成本和步骤。

  贸易金融联盟由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发起,主要目的为出口商及其海外买家提供贸易融资和保险,并向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一些特殊的保险、担保和金融服务。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认为,该项服务对于出口企业取得持续性成功非常重要。

  (五)贸易与投资共同推动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具有密切的联动性。为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越来越多的贸促机构被同时赋予了促进投资的职能。

  2008年7月,经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内部新增了投资促进部门。将贸易促进与投资促进结合起来是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应对衰退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于2006年设立全球部,帮助韩国企业走出去。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为有意进军海外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包括投资环境说明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公司建立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还建立了海外投资支援中心(设在代表处)、海外投资信息系统和海外投资呼叫中心。

  (六)加强重点行业扶持

  为使有限资源发挥更高效能,很多贸易促进机构根据政府产业、宏观调控原则和整体商贸战略,来确定重点支持的行业。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行业,帮助韩国企业与世界各地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配对。

  2006年至今,已促成了韩国企业与通用公司的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绿色”、能源、软件、文化等产业也都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重点支持的。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将清洁能源视作未来产业,引导本国公司发展清洁能源,并开发了丰富的促进活动,如在商务俱乐部北京2008项目中组织高级清洁能源代表团对北京、广州等地进行访问;2009年3月组团赴美国和智利推介澳大利亚清洁能源产业等。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重点支持新兴行业发展,如旅游、卫生保健、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文化创意等。促进台湾地区食品和农产品国际化也是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

  (七)开拓新兴市场

  各贸促机构一致认为做大市场是应对危机的关键。台北世界贸易中心提出“瞄准中国国内市场,开拓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提出“要扩大市场、创造市场,努力引导企业获得新的机会”,泰国出口促进局通过组织活动和培训说服企业转向新兴市场,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努力“通过品牌建设和特许经营创造新市场,抓住新机遇”。

  与会代表提出,做大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开发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涉足新领域,创造新市场。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认为,新兴市场即BRICs(包括中国大陆、印度、巴西、俄罗斯),具有最具经济活力、人口众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模式、多元文化、M型社会、全球制造业基地等几个特征;泰国出口促进局鼓励泰国企业赴东南亚,如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投资;香港贸易发展局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对俄罗斯、中东和欧洲市场,应以推广金融服务为主;对中东和南亚市场,应以发展商务支持服务为主;对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迪拜市场,应以提供相关服务支持为主;对蓬勃发展的湄公河地区,应以提供其亟需的贸易便利化服务为主。

  (八)各具特色的危机应对机制 
 面对金融危机,亚洲各贸易促进机构不仅努力发掘传统促进工具的潜能,而且结合自身优势创造出一些全新的高效促进工具,或者在政府支持下,推出一揽子危机应对机制。

  商务俱乐部是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的一项创造性开发商机的模式。该项目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平台,通过举办一系列联谊活动以及与体育比赛相关的活动,来促进国际商业交流。参加该项目的澳大利亚公司在欣赏精彩体育赛事的同时,可以获得提高国际商务视界的机会。迄今为止,BCA已帮助澳大利亚公司达成了价值17亿澳元的贸易和投资成果。

  新成活计划是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于2008年9月至2012年底实施的出口促进计划,总预算85亿新台币(约合19亿元人民币),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出口融资和保险、加强与中国大陆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合作、促进销售、吸引境外公司与台湾进行贸易。此外,还包括帮助台湾地区企业在新兴市场(中东、南美、东欧和中欧、俄罗斯、中国大陆等)发展、提供增值服务和海外买家信息、品牌建设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