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期钢交割库

2009-5-19 22: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王亚彬 实习记者张诗磊
    2009年3月27日,告别市场近13年的钢材期货重出江湖。首批钢材期货交割仓库被中储等9家大型钢材流通企业抢先一步获得,但竞争才刚刚开始。一时间,各大仓储物流企业热情高涨,迫切希望获得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的资格。而各地政府也纷纷出马,通过拜会期货交易所、证监局的方式支持当地企业。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地对钢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若能借机大力发展钢材期货物流业,无疑也能从整个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海通期货一位分析师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交割仓库的确定,不仅将较大幅度增加企业仓库的业务量,增加相关延伸服务内容,更重要的是交割仓库需定期发布库存量,还将不断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定价权。”
    不论是上海、天津,还是其他觊觎设立钢材期货交割仓库的中国城市,都将交割仓库视为提升区域钢材物流发展的一个极佳的“跳板”,希望它给这一行业的发展带来魔术般的改变。
    期货物流真有这样的魔力吗?
政府的推手
    在各地竞相申请设立钢材期货交割仓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无疑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天津为设立钢材交割仓库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去年以来,天津市在争取设立钢材期货交割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证监会和上期所的支持。天津是北方地区唯一获准设立交割库的城市,这对推进天津北方物流中心建设意义重大。”该人士说。
    据了解,作为我国传统三大钢铁流通集散地之一的天津近年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前开始显露倦态。天津钢材市场虽多,但规模小、档次低,信息难以共享,钢铁价格信息在全国的影响程度很低,实现产业升级尤为迫切。因此期货物流被视为天津未来发展的核心被市政府重点提及。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近日透露,天津市政府正在制定一项针对期货交割仓库的全面规划,为天津进一步发展期货物流业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相比天津,上海的行动更早更深入。
    “上海有一批规模较大的钢铁制造和物流企业,钢铁贸易业务量大,通过期货交易和交割平台,发展期货物流可帮助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市一位接近政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钢铁期货物流发展的初衷。
    据了解,上海是全国钢铁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每年全国钢材总产量的20%~25%在这里流通。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仅上海宝山区区属钢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就达49.6亿元,占区属服务业近3成的比重。因此钢铁物流服务业是区域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围绕钢材期货发展物流的筹备工作,上海进行得紧锣密鼓。
    早在2007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调研时,就对钢铁期货及交割仓库的设立十分关注,要求市政府全力以赴对钢材期货的推出提供支持和帮助。
    2007年11月29日,俞正声在新华社内参清样有关钢材期货材料上批示:应力争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尽早促成钢材期货交易。
    在2008年年初,刚刚编制完成区域钢铁物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上海市宝山区,已经对钢材期货物流进行探讨研究。
    上海市宝山区发改委综合改革科科长徐风曾建议,上海要“把握钢材期货上市机遇,促进区域钢铁服务业发展”,结合上海国际钢铁服务业中心建设和功能完善,建立期货交易和交割平台,为众多钢铁物流服务企业买卖期货提供服务,吸引全国钢铁服务业企业进驻,形成集聚效应。
    2008年12月28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副区长夏雨率区改委、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专门拜访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就双方合作等进行交谈取得了共识。
    据了解,申请指定交割仓库企业必须符合 《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的要求,该办法对交割企业仓库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堆场库房规模条件,设备,交通运输条件都有一定要求,并且上海期货交易所还要派员对申请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最后择优选用。
    “我们对区域内的近50家大型钢材仓库进行了调查梳理,调查内容包括装运线的条件,铁路与船运是否对接,仓库建设管理情况以及吞吐量,对区域交通的影响等,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一起做了指定交割仓库的比选和确定工作。”上海市宝山区发改委一位人士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上海的努力在2009年3月份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首批9家钢材期货交割库,仅上海就占了4家。
    今年4月,上海市国际金融和航运“双中心”的发展战略,再次强调了期货对上海两个中心的推动作用。
    业内专家认为,从国外经验来看,期货市场实现大宗商品的定价,而现货市场则承担商流、物流的职责。一旦某地凭借其地理优势发展成为期货交割中心,就有望成为全国大宗商品集散地,可顺势推动航运、仓储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大物流”式的发展模式,无疑非常符合各地建设发展的要求。
    瞄准期货交割仓库资质的不仅仅是天津、上海,还有武钢。武汉人自豪的将自己称为中国钢都,但一个颇让人尴尬的事实是:武汉至今没有钢铁期货的交割仓库。由于用于期货交割的钢材质量更有保证,湖北一些大的用户只好舍近求远,去上海采购,花上80~100元/吨的水运成本从上海将原本可能产于湖北的钢材再运回武汉。对此,武汉市政府疾呼:武汉需要成为钢铁物流交易之都。4月初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在武汉市黄陂区铲下第一抔土,力争2年建成中国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基地。
企业的蜕变
    设立交割仓库,对于企业同样拥有强烈的吸引力。虽仓储企业在成为交易所指定交割库后未必能立即获得收益。但由此带来的无形资产价值提升,却是很可观的。
    “成为期货交割库后更加利于企业融资,这对企业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一位钢贸商表示。
    海通期货首席分析师朱建伟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旦成为期货交割库,对于其企业来说,能够带来如下益处:交割货物收费水平将高于目前钢材现货收费水平,将给企业带来较明显的收益;仓单进出库标准化,管理效率和水平提升;减少过去存在费用拖欠、实物盗窃毁损的可能性;仓库使用率进一步提升;仓库的关联收入(租金+进出库费用)将增加“过户费”。
    作为国内第一大仓储物流企业的中储股份在首批9家交割库中,有2个交割库入选,期货交易所将其作为评选其他交割库的标的物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中储这样显山露水的企业,还有在评选中暗自使力的企业。
    钢材期货对用于交割的钢材生产时间、批次要求较高,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如期货交易要求“组成每一仓单的螺纹钢的生产日期应当不超过连续两日”、“交割螺纹钢的每批商品的有效期限为生产日期的90天内,并且应在生产日起的30天内存入指定交割仓库方可制作仓单”,这要求企业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组织符合交割标准的钢材货源。许多钢材流通企业难以达到这种要求。为更好满足期货交易的物流运作模式,天津泰达物流公共保税仓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对交割的钢材产品实行收货检验、入库、仓储管理、库存信息实时传输(视频监控、传输)、出库、运输(海运、铁路、公路)、物流金融(仓单质押、产权融资)、关务代理等环节的物流管理,从而成功入选首批钢材期货交割库。
    天津泰达物流的成功得益于委托式管理模式。委托式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近年来在大陆才刚刚兴起。近年来,通过委托香港物流科技及系统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天津泰达物流不仅提升了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也走出了期货交割仓式物流金融创新的新路,去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尚未入围的企业也正在快马加鞭的进行筹备工作。
    据了解,各地钢铁物流园区都在积极做申报准备工作,其中3年前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钢等近10家湖南省内外知名钢铁行业生产、流通企业曾就建立湖南钢材期货交割库进行了探讨并初步确定了建设方案。
    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的企业申报设立交割库的积极性同样十分高涨。有企业说,如果上期所在重庆设钢材交割库,他们愿投入3亿元力挺。成都量力钢材物流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汪珂平透露,目前建立钢材期货交割库问题已与证监会完成接洽工作,正准备各种申报资料,将建立西南地区第一个钢材期货交割库。
    从地区分布来看,首批9家指定交割仓库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地区。同时,上期所还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将逐步增加仓库数量,完善仓库布局。
    不过,对于期交所而言,交割库并不是越多越好。由于期货交易所要为指定交割库履行业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出于管理成本和风险控制考虑,期交所新近批准的指定交割库数量相当有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