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物流独具优势

2009-5-1 10: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杨文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供销社作为政府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在服务 “三农”发展农村经济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发展农村物流、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方面,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具有覆盖 “万村千乡”的农村商业网点,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和环境。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直担负着向农村 “保障供给”的任务,形成了覆盖“万村千乡”的农村商业网点,这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供销合作社系统还有大量储存物资、粮食的公共仓库和货场,虽然这些仓库、货场大都是20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设施比较陈旧,功能比较单一,且缺乏必要的维修和改造。但总体上看,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物流设施有一定的规模,只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和维修,就可以满足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
    二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市场化改革成效明显,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体制机制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各企业开始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责任制改革,这虽然大大提高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但随之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很明显。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使系统内各企业形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整个供销社合作系统内部缺乏一个共同的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活动被分散在不同的企业甚至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这种反社会专业分工协作的机制、体制导致了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一方面,为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企业订货周期越来越短,物流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使系统内单个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不断提高,周转缓慢和库存过多已经成为限制系统内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整合作社系统的物流设备、设施不能集中管理、相互利用,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提高整个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供销合作社系统又进行了二次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化改革,诸如整合系统内各企业现有物流资源,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商品和物资的运输,制定统一的配送计划,实行共同配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缩短单个企业供货的前置时间,降低库存占用资金和流通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配送车辆的利用率,弥补系统内单个企业配送能力薄弱的弱点,从而增强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高效的物流配送促使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各类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零售业经营方式的升级换代,提升农村商业网点档次,改善农民购物、消费环境,引导和形成了新的消费理念。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还可以有效推动连锁经营。通过连锁发挥规模效应,对分店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不仅提高供货准确率和配送效率,而且实现出入库作业高效化,大大减少交易费用,由此提高企业和整个网络的效益,使连锁企业不仅在物流配送方面容易实现了立体化、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而且在管理方面推广使用条码、无线数据终端、卫星定位系统等更加先进合理的技术和方法。这些办法的使用,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体制机制基础。
    三是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服务“三农”新农村物流体系的经验,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能否有效地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物流业发展,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之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